网站首页
新闻时事 云岭安全 文化教育 森林云南 关注民生 医疗卫生 名家书画鉴赏 企业形象 饮食文化 诗歌散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云南法制报经济聚焦_云南法制经济网 >> 文章中心 >> 新闻时事 >> 正文
昆明建成首个“生态修复+光伏”示范项目
作者:廖兴阳  来源:昆明日报  更新时间:2021/3/10 21:15:12  点击次数:1833

日前,昆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消息,昆明首个集“光伏发电+水窖+智能蓄灌+生态涵养修复”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修复+光伏”示范项目在东川区建成投运,开创了云南乃至全国石漠化生态修复与光伏发电相结合的新发展模式,实现区域生态健康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多重目标。

 

“生态修复+光伏”示范项目位于东川区四方地工业园区橄榄坡,总占地面积约27亩,总投资约900万元;项目由光伏板集雨、水窖储水、旱季滴灌、分区绿植、绿色发电五大系统工程组成,并通过5G技术形成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形成集生态培育、集水灌溉、清洁能源、景观游憩、科普展示于一体的综合开发模式。

 

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于20205月启动,目前已具备生态修复+光伏综合示范功能。这一项目总装机容量1.0297兆瓦,每年可提供131.6万度清洁电能,实现自给自足、余电利用的“生态-能源循环”体系。

 

项目创新性利用光伏组件收集雨水,在光伏板下方设集水槽,在山坡设置集水沟,使光伏板和山坡成为充沛的水资源集蓄通道。集蓄的雨水引到坡脚排水沟后进入分区集水水窖,水窖中装有液位计自动控制装置,利用水泵将集水提升至高位水池进行储存,项目水窖和高位水池年总蓄水量可达700多立方米。旱季时,运用5G灌溉远程控制系统自动调控,高位水池中的蓄水通过覆盖全场的灌网滴灌系统为区域生态系统提供旱季“保命水”。项目充分利用光伏阵列的阻风固沙与遮阴增湿作用,在保护原生植被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种植耐旱植物、农作物,促进植被恢复、土壤改良和局地小气候改善。绿色发电系统由2314块光伏组件形成阵列。在减少蒸发、保水蓄水的同时保持了植被生长所需的基本光照,加速植物群落自然演替和生态修复进程。

廖兴阳

推荐文章  
· 昆明:嵩明县书法协会走进学校乡村厂矿
· 国务院安委办第三督导组赴滇开展安全生产工
· 云南省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 昆明市委主要领导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 腾冲市推动安全生产大检查长效机制
· 晋宁区安委办部署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
· 云南省安监局讲党课
· 文山市一医院手术中停止治疗被停业整顿
热门点击  
· 数字经济·物联网财富盛典暨佳联大数据千人
· 云南晋宁独特的传统风味石将军卤腐深受人们
· 走进云滇观古堂_讲述罕见瓷烟筒背后的故事
· 中国冰岛茶业集团美股上市分享会在云南普洱
· 合作共赢共创辉煌   云南佳联大数据集团合伙
· 2024数字经济一物联网-A1财富盛典暨佳联易生
· 贵州习酒·云南醉临风酒业有限公司 2024 中
· 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专家到会泽县危险化学品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媒体合作 | 电子邮箱 | 联系我们
广告热线:0871-63151829 订报及投诉:0871-63151956 内容纠错:0871-63151829 管理员信箱:ynfzbj@163.com
本报常年法律顾问 云南法闻律师事务所 电话:15808896978 联系地址:云南省昆明市高新区二环西路398号高新科技信息中心主楼
云南法制经济网制作、维护 CopyRight 2024 鸿昌传媒版权所有 滇ICP备13002880号-1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