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和8月22日,文山州林业局分别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开展“文山要跨越我该怎么干?”研讨活动和理论中心组第三次学习,并结合林业工作实际,从多方面要求全局进一步解放思想、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实现兴林富民和跨越发展的思想共识。
深化林权改革
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集体林权制度的意见》《国家林业局关于规范集体林权流转市场运行的意见》及我省即将出台实施意见的要求,结合文山实际,将研究出台《文山州关于加强和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改革目标任务、规范林权流转、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着力从完善集体林权管理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措施。积极与金融机构和有关部门协调,采取措施推进集体林权抵押贷款和林木林权确权颁证等重点工作,赋予林农更多权益,支持贫困人口通过经营山林增收脱贫。
扩大护林员规模
积极向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对接,在现有5543名生态护林员的基础上争取扩大生态护林员规模,将新增指标倾斜安排给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户,吸纳更多的贫困人口参与生态管护,实现山上就业、家门口脱贫。
退耕还林引领发展
立足文山实际,抢抓机遇,把退耕还林作为骨干产业来抓,培育和壮大各类新型经营主体,主动搭建退耕还林平台,大胆探索投、融、建机制来实施退耕还林工程。
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户通过林地流转或将林地、劳力、退耕还林的补助资金生产要素投资入股到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按照“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模式,种植适合本地的经济林、生态林,发展林下经济和生态旅游,增加农户的工资收入和股份收入。
落实林业扶贫规划
组织实施《全州“十三五”林业行业扶贫规划工作方案》,推进生态产业扶贫,积极发展木本油料、森林旅游、林下经济等绿色富民产业,在贫困地区打造林业特色扶贫产业,力争每年争取投入林业重点项目资金不低于3亿元。
整合林业项目和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斜,坚持“长”“短”结合、以“短”养“长”和“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科学培育扩大脱贫产业规模。
创新林业融资模式
加强金融扶贫,按照国家林业局和省林业厅的要求,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创新林业融资模式,通过“林权抵押+政府增信”“林业PPP项目”等融资模式,吸纳贫困人口参与,增加其财产性收入和劳务性收入。
开展科技示范和扶贫
加速推进林业科技成果转化,面向贫困地区,建立科技推广示范基地集中推广运用;加强基层林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林农实用技术培训力度;以“互联网+”为驱动,加快林业信息化进程,以整合森林资源数据库、资源监管执法数据库、林业科技信息数据库、森林防火视频监控数据库为突破口,加快打造林业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加快突破林业工程关键领域核心技术,不断提升林业科研水平,彻底改变卖原料的老路,走高效附加值的林业现代化发展之路。
陈绍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