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预算审查监督工作,是关系国计民生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升政府管理水平、强化人大监督职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通海县人大常委会严格按照新预算法和云南省预算审查监督条例规定,坚持把依法做好预算监督工作贯穿到预算编制、执行、变更、审计等各个环节中,积极探索有效监督方式方法,发挥好人大监督和审计监督的合力,不断开创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新局面。
主动介入严把“初审关”。在年初财政预算(草案)编制初步完成前,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相关部门提前介入,了解财政等相关部门预算编制政策依据、基本原则和重点内容,深入县属有关经济部门、乡镇和实现利税较大的部分重点企业进行调研,综合分析情况并与财政部门交换编制预算方面存在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督促财政部门制订并报送预算编制工作方案,及时部署预算编制工作,确保预算编制的合理性、规范性和可行性。在“两上两下”的预算编制工作中,县人大财政经济委与县财政部门始终保持密切联系,对编制工作和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并监督其落实到位。
预算执行严把“监督关”。县人大财政经济委加强对财政预算执行全过程的跟踪监督,通过财政部门每月报送的报表材料及时掌握预算收入和支出情况,全面了解财政收支执行情况,关注经济发展动态,了解财源建设和各项资金使用进度,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适时做好年度预算执行中的相关审查工作,对县直部门预算,在按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审查的同时,延伸审查预算单位的细化方案,督促县直相关部门按年初预算进行实施,突出了监督的针对性、实效性。同时,要求财政部门以适当的方式在政务门户网站对财政资金和公共性、社会性资金运行管理情况进行公开,以接受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对不按规定时间提交相关报告和资料、不按规定办理落实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或在办理中敷衍塞责、存在突出问题的,按照相关规定实行问责通报,并限期整改。
审计整改严把“落实关”。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对审计中查出问题的整改工作监督。首先,对年度审计计划提出建议,要求将预算执行情况、支出绩效、民生实事等作为年度审计的重点。其次,要求审计局对审计查出问题分部门细化列出清单,会同县人大财政经济委、监察局、财政局召开专门会议,对存在问题的部门单位进行整改交办。第三,组织由县人大常委会分管副主任牵头,县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成员、人大代表等参加的检查组,对审计查出问题较多的单位部门整改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现场听取审计整改情况汇报,查看整改相关会计凭证资料。第四,规定必须由审计部门主要领导向县人大常委会会议报告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同时邀请县委组织部、监察局领导列席会议,及时了解掌握情况,促进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落实,确保审计整改到位,有效预防了审计整改“年年改、年年犯”的情况发生,推动了财政资金规范管理,提高了资金使用效力,财务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遵规守纪意识得到提高。
目前,全县财政预算单位全面公开,对预决算公开过程中社会关切的问题,做到规范整改、完善制度,实现了“财政的钱怎么花的,干了什么事,让老百姓知道,花得合不合理接受社会监督”。
下一步,通海县人大常委会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好新形势下人大工作的重要指示,切实增强“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和履职水平,紧紧围绕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预算审查监督制度的要求,高度重视,统筹谋划,落实好张德江委员长在今年全国人代会上提出:“要把推进预算联网监督工作作为全国人大的重点工作”的要求,积极行动,主动争取上级部门支持,依托信息化技术力量,在建设预算联网监督系统,推进预算联网监督工作,形成全程监督模式,实现“资金流向清晰”监督的动态化管理,多层次、全方位加强财政资金监督工作方面努力探索,做到真监督、真支持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
左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