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代言 掷地有声 让群众期盼变成现实
——通海县人大常委会2017年县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综述
“高原特色农业物流园区建设”、“妇计中心整体搬迁”、“城乡人居环境治理”……一件件建议凝聚着代表们为民代言、不负重托的拳拳之心,饱含着人民群众对县十六届人大代表的重托和企盼。通海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代表们围绕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向大会提出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192件,闭会期间收到代表建议1件,共193件,涉及农林水土、工业交通旅游、城建环保资源、教科文卫、财税金融、政治综合等各个方面。
大半年过去,良言是否变成良策?
10月30日,在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了解到,在县人大常委会督办、县政府主办、相关单位部门承办下,经多方努力,这些建议办理得到有效落实。截止9月底,193件建议已全部办复完毕,其中:代表满意187件,占96.9%;基本满意6件,占3.1%。办结率、办复率、满意率均达到100%。县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办理工作得到充分肯定,受到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一致好评。
突出重点
让群众美好期盼得以实现
办理建议工作既要紧紧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又要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和社会热点问题,才能有效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把群众愿望逐步变成现实。
县人大常委会把收到的建议分类整理、登记造册,交由县人民政府负责办理,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措施办法,做到常委会主任督促抓、分管副主任牵头抓、各委室负责人具体抓,并经常与26个主办单位、33个协办单位沟通联系。同时,县人大常委会还选择5件部分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方面的建议作为主任会议重点督办件进行实地调研、跟踪督办,确保了办理工作的顺利推进。
通海县中心城区作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枢纽,就相关职能部门如何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建设、规范管理等问题,一直是代表们关注呼吁的热点。
今年人代会上,领衔代表秀山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唐文俊提出《关于加强老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议案(议案转建议)》,得到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并把该建议列为重点督办件,由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亲自督办。通过紧盯不放,责成相关工委组成督办组,先后2次深入秀山街道开展专题调研,实地察看了解老城区道路改造、绿化及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管理工作,并召开座谈会,听取秀山街道、住建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就《关于加强老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建议》交办后办理进度情况汇报,通过紧抓不放地跟踪督办,县城的绿化、路面、环境等市政基础设施改造、提档升级全面拉开。
5月中旬以来,通海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园林县城工作全面启动,先后投入75万元对县城东大街、西大街、延龄路、长虹路、湖滨路等损毁严重街道进行修复,对下水道、检查井、雨水篦子进行清掏、更换,对东大街、古城东路下段154株南洋杉、100株榕树采用耐寒常绿的球化石楠进行更换,将礼乐西路死亡的榕树统一更换为梧桐树。投入500万元实施福星街、周艾巷道路改造工程,并结合秀山路挹秀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将秀山路拆除的290套路灯增设至东大街、西大街、延龄路、泰和街、古城东路等老城区照明盲区,同时拆除原有水泥灯杆和架空路灯线,将路灯线路入地,代表们和群众呼吁已久的老大难问题终于得到切实解决。
加强督办
让成效在跟进中得以显现
“办理代表建议工作不仅要办理,还要办好,更要落实到位,应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魏德武说。
县人大常委会每年在给各承办单位下“单子”时,做到交办时有明确要求,办理中有督促检查,办复有跟踪落实,使办理工作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针对个别单位在办理代表建议过程中,存在“重答复、轻落实”等现象,县人大常委会重点在调研督办和现场督办上下功夫,加强对重点建议、代表不满意件和续办件的跟踪督办。
9月中旬,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清率选联工委、县政府办有关人员,对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进行全覆盖调研督办。9月14日,调研组专题听取水利、民政、旅发、环保、司法等5个县级部门办理工作情况汇报。15日,调研组组织承办单位和领衔代表深入到解家营学校、大回村、路南村、高大社区一组(槽子村)、观音村等地,现场察看督办《关于对过境公路主干道两旁绿化树种植杨树加强管理的建议》等5件重点代表建议办理情况。10月26日,组织10余名人大代表首次在秀山街道对县住建局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工作情况按“好”、“较好”、“一般”三个档次进行了满意度测评,大胆创新监督方式,督促政府及有关部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加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力度,提高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实效,将代表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切实转化为具体政策措施,真正让代表满意,人民群众受益。
安排资金
让群众迫切需求得以解决
县政府认真贯彻《通海县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办法》,紧紧围绕“办实事、重实效,花小钱、办大事”目标,按照轻重缓急、择需安排、择优选项原则,优先考虑“急、难、老、小”建议,对9家承办单位提出的45件申请建议逐一进行梳理审定,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集体讨论,最终确定对符合条件的6家单位承办的22件代表建议给予补助资金100万元,优先安排群众“筹资筹劳”积极性高,关注度高且见效快的项目。
秀山街道泰和社区背街背巷多,且部分路段没有路灯,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居民反映强烈,鉴于全县亮化工程路灯安装仅限于农村地区,城镇街道没有指标,县人大常委会优先考虑钱惠民代表提出的《关于泰和社区街道亮化的建议》,急事急办,补助建议办理专项资金3万元,并在第一时间对东上城脚5号、极星街14号、西福星街7号、阚家巷8号、崇文街1号、崇文街14号各安装了路灯,极大地方便了居民出行,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推动了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得到解决。
建议办理专项资金的投入有效缓解了办理资金短缺的难题,使代表和群众愿望强烈、涉及农村公共服务和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切实提高了代表建议的办结率。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一件件建议的提出,一个个问题的掷地有声。近年来,通海县人大常委会坚持把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作为践行群众路线、为民办实事的具体举措,加大督办工作,提升建议质量,力促代表和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切实增强了人大代表为人民代言的主人翁意识,进一步调动了代表们的履职积极性,激发了代表同心为民建言献策谋发展的热情,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谱写了新的篇章。
左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