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4日,安宁法院召开执行攻坚•法威行动暨司法救助、执行款集中发放大会,为各位申请执行人追回了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本次司法救助款的发放,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心,对法院工作的支持。安宁法院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司法救助力度,切实保证人民群众及时有效获得司法帮助,在争取安宁市委、政府的支持外,还积极向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救助事项,全年共向特困申请执行人发放救助款共计33.5万元,涉及司法救助人数为37人,案件数量为37件。今天是本年度第二批发放救助款,发放金额共计11.35万元,涉及司法救助人数为13人,案件数量13件,涉及案由为:抚养费、赡养费、机动车交通故事责任、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纠纷等的执行款项也将于今日全部予以发放。本次执行款发放大会共计发放2714.85万余元,涉及120件执行案件,涉及案件主要涉及抚养费、劳动争议、健康权等民生案件以及涉金融案件、民间借贷纠纷等案件。

2017年是全国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战的第二年,安宁法院执行局全局干警精准发力,迎难而上,全力以赴,执行攻坚。2017年安宁法院的执行案件数量较去年大幅增长,截止12月11日,安宁法院执行局全年共执行到位5.14亿余元;采取司法拘留措施29人;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1048人;向1048人发布限制高消费令;司法评估和拍卖,全程公开处置涉案财产44件。目前,司法网络拍卖次数为161次,拍卖标的为107件,成交金额为6691.42万余元,网络拍卖溢价率为124.14%。
2017年案件数量的增加给执行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压力,新类型案件的出现,使执行案件情况更加复杂。尽管任务繁重而艰巨,但安宁法院执行干警对执行工作的热情不减反增。今年4月,在全国法院开展的为期三个月的“迅雷行动”期间,安宁法院执行局连续三个月利用周末加班进行“突击执行”,切实加大执行力度,对长期隐匿、失踪的被执行人进行严厉打击,依法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迅雷行动”告一段落后,经院党组决定,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涉民生、涉金融”专项执行行动,与全省开展的“终本案件清查行动”和昆明全市法院开展的“法威行动”三项行动同时进行。希望通过专项行动,加大力度解决“执行难”,将申请执行人“纸上的权利”变为“看得见的真金白银”,打通实现权利的最后一公里。
根据《安宁市人民法院阳光司法实施方案》,执行工作建立健全阳光执行工作机制,让执行工作主动走出法院,走近人民群众。通过认真开展执行工作“阳光司法”、“公众开放日”等活动,注重以案释法,做到既方便群众进行诉讼,也让执行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到执行现场,接受法律教育,学到法律知识。

透明公开,接受监督。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调解员、人民陪审员、群众代表、申请执行人、新闻媒体参加“公众开放日”、“宪法宣传日”等活动,通过亲身参与执行案件的执行,零距离感受执行工作和干警的“苦与乐”。安宁法院将执行工作全程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下,由被动公开向主动公开转变、内部公开向外部公开转变、选择公开向全面公开转变、形式公开向实质公开转变、集中公开向即时公开转变、单向公开向双向公开转变,以公开促公正、以公开促公信、以公开促廉洁。以裁判文书的公开为例,目前安宁法院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公开发布的涉及执行案件的法律文书为1873份,占全院公开法律文书总数的31.76%。
安宁法院加强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数据信息的作用。2014年4月,安宁法院执行指挥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执行指挥中心是执行工作统一协调、调度、数据信息管理和处突四位一体的综合中心。经多次升级改造,发挥了强大数据信息作用,可查询当事人的车辆、户籍、执法办案车辆、外出执行指挥、综合信息分析等综合性功能的执行综合数据中心。以执行案件管理系统为平台,强化执行案件流程信息管理。按照最高法院的要求,全国四级法院均必须将全部执行案件纳入执行案件流程管理系统进行统一管理,该系统设置近70余个案件管理流程,自进入立案程序起,系统自动推送案件短信到申请人预留手机上。该系统管理让案件办理过程和信息全部公开,可供当事人查询的信息全部在网络上公开。借助信息化建设,规范执行。执行过程中,建立健全执行案款管理制度、执行流程管理制度、执行车辆管理制度、执行司法网络拍卖机制等,克服执行的随意性,强化执行的规范性,将执行通知书送达期限、案款发放期限、查扣车辆期限、处置财产期限等均作了严格规定,除非特殊情况下报相关领导批准外,全部执行人员都要按相关规定办理案件。全部执行人员配备执法记录仪,将全部执行执法行为全程留痕,规范执行。利用信息化手段,强化被执行人财产的查控。在上级法院的统筹安排下,安宁法院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运用执行查控系统,及时对被执行人的银行账户、车辆、房产、证券等信息进行查询和控制。对下落不明的被执行人,进行布控追查,让被执行人无处可藏。将信息化与案件相结合,让执行工作搭上“信息化”的快车,让数据信息插上飞速的翅膀,体现了当今执行手段的先进性与全国法院切实解决“执行难”的坚定决心。

为了扩大宣传工作效果,树立法院司法权威,安宁法院成立了新闻宣传工作小组。通过最高法院微博直播平台,对执行工作进行微博直播,受到全国各地近万名群众的关注。通过法院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等新媒体不定期的对执行工作进行宣传和报道,对本院执行的各类典型案件、涉及群众民生利益的案件,都会邀请人大代表、群众代表、新闻媒体等参与执行,将执行现场情况通过执行指挥中心向上级法院现场汇报、联线,通过宣传平台在网络上全部直播,增强执法的公开性和透明度。通过最高人民法院网站、微信公众号、法院微博、安宁市建立社会诚信平台定期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信用惩戒。目前已经发布1048名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不定期的在人群密集的广场、商场大屏幕、各小区宣传栏、农村赶集天、假日天等曝光“老赖”名单,对其施加社会舆论压力,督促被执行人尽快履行法律义务。有部分失信被执行人因被限制购买机票、限制进行高消费行为、限制乘坐G字头的高铁、限制出境等,主动到法院履行了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2018年,安宁法院执行局将继续保持亮点特点,勇于发现并改正不足之处,继续探索有效的执行模式和手段,永葆“为人民服务”的决心,坚定决心解决“执行难”!
周洪 文泽娥 记者 钱丙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