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家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昭通市西南部,因其境内拥有资源富集的滇东北第一山---大药山和在建的仅次于三峡水电站的我国第二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而蜚声海内外。 然而,在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奋力腾飞之时,一些农村地区的深度贫困与落后却成了巧家县沉重的飞不起的翅膀。巧家县的负责同志对巧家的这种不平衡发展感触颇深,于是在向全县发出脱贫攻坚动员令之初,不止一次重复一个“干”字,要求全县上下要严谨科学地干、把握机遇地干。
逐户调查 摸清“穷根”
其时,脱贫攻坚的决战已经在这方土地上打响,2017年5月,巧家县就组建了179支1223人的工作队,发动4400余名村组干部参与,全面启动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摸底调查工作。截至目前,已全面完成全县16个乡镇、179个村(社区)、3557个村(居)民小组、145690户547858人的入户调查和“一评一审一公示”工作,正在开展大数据平台录入和贫困对象动态管理“三评四定”工作,及时对县、乡、村贫困人口增减情况、收入情况、教育情况、卫生情况、社会保障、交通情况、劳动力情况和户籍情况跟进、分析和研判。
让困难群众搬出“穷窝”,奔上小康路是巧家县易地扶贫搬迁的工作目标。2015年底,上级下达《异地扶贫搬迁三年行动计划》,为此,巧家县相关部门积极响应,共规划了2016年至2017年度异地扶贫搬迁安置点62个,涉及异地扶贫搬迁对象4201户15231人,其中建档立卡2803户11207人。自2016年来巧家县全面启动建设69个集中安置点。目前,2016年涉及692户13个安置点的易地搬迁任务已确定到户到人,项目建设已全部竣工,正在办理验收结算和系统录入审核等工作。2017年60个安置点2188户8607人,除新增的药山镇药山村小老包、麦坪村云盘和大水沟、洗羊塘安置点未启动外,其他安置点主体工程已全部竣工。
圆困难农户“安居梦”是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持之以恒的工作追求。在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方面,全县累计调查141041户,其中,基本安全住房67303户,不安全住房73738户,其中四类重点对象37054户,非四类重点对象36684户,在四类重点对象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5180户,低保户9839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593户,贫困残疾人家庭1442户。
反馈调整 因地施策
巧家县始终把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摸底调查、易地扶贫搬迁、农村不安全住房等方面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为让贫困群众走上小康路做了大量工作,同时根据症结及时做出工作调整。
针对贫困人口精准识数据录入 “5+2、白+黑”,信息录入量大、耗时长以及县级抽样审核任务繁重的问题,巧家县委、县政府及时反馈并提出建议,提请市级有关部门增加大数据系统服务器数量,优化系统性能,提高录入速度;增加县级的审核账号,便于县上抽调相应的工作人员参与审核工作;建议相关部门合理安排表册上报时间,及时上报;明确贫困档案的建立标准,统筹安排,及时推进相关工作。
在易地扶贫搬迁方面,老店镇大岩洞村、药山镇小羊窝村民小组的部分群众因受生产生活条件的限制及居住习惯的影响,不愿意搬到村外,新增安置点只能在村内进行安置导致易地搬迁推进困难。同时,在开展摸底排查及“三评四定”工作中发现部分纳入易地搬迁户中的人口数存在变动,为此,巧家县委、县政府及时调整工作方案,确保易地搬迁工作有序推进。
此外,巧家县地理位置特殊,属昭通市各县区中最高的地震烈度区,农村不安全住房数量庞大、涉及人口多。为此,巧家县严格按省市要求,在精准识别中,加强对农村土木结构房屋(包括夯土房、木结构房屋)和无圈梁、构造柱房屋等不安全住房统计,确保数据精准。
对症下药 开好“良方”
针对贫困摸底调查、精准识别中反映出来的“病症”,巧家县委、县政府也认真对症开出三个“良方”:严格动态管理。一方面,紧盯摸底调查工作的入户率100%、农户信息准确率100%、评审公示率100%、系统录入准确率100%、群众满意度90%以上,错评率、漏评率、错退率、漏退率4个指标归零的目标,扎实开展“三评四定”工作,力争错评对象和漏退对象应退尽退,漏评对象和错退对象应纳尽纳,对建档立卡对象应扶尽扶,扣紧精准扶贫第一粒“扣子”。另一方面,紧扣系统录入时间节点要求,充分调动人员力量,加大数据录入力度,按时按要求完成系统录入工作。
狠抓易地搬迁。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力争新增项目早规划早开工建设、在建项目加快进度、已建项目早日竣工验收,并完善相关档案资料;强化督促指导,加大易地扶贫搬迁人均2.6万元补助兑付进度;采取政府购买服务、银行贷款等多种方式,加大易地扶贫搬迁下差资金的筹措力度,解决易地扶贫搬迁下差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
改善住房条件,一方面按照《昭通市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昭通市农村贫困户不安全住房改造工作方案的通知》、《昭通市住建局、昭通市扶贫办关于印发昭通市纳入农村贫困户不安全住房认定指导意见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对全县农村不安全住房情况进行再排查、再核实,进一步摸清家底;另一方面,加大向上沟通汇报力度,积极争取农危改项目指标倾斜,尽量争取指标、政策倾斜。
“深度贫困并不可怕!只要高度重视,思路对头,措施得力,工作扎实,摆脱贫困指日可待”。 今天的巧家,一场漂亮的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让广大干部群众信心百倍。历史必将证明,巧家县党员干部不仅有能力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树榜样、立标杆,也有决心在决胜全面小康的伟大征程中不负人民期待。
记者 宇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