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来,文山州民政局驻村工作队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工作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扶贫目标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把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采取“七个一”工作法,坚持一手抓党建,一手抓脱贫工作,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并初见成效。
一是帮助制定一个好的工作思路。3月份,驻村工作队进驻后,通过走访调查,针对“六个精准”帮扶措施还不够到位,下木树村“一穷二白”(一穷无特色产业,二白党建空白、村集体经济空白)的实际,提出了以下木树村党总支为中心,打造一个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示范点、村务公开示范点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示范点;坚持因户精准施策,产业发展带动;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工作思路,制定了年度脱贫攻坚计划。
二是帮助发展一批好的产业项目。大力发展辣椒种植产业。计划投入24.155万元,依托下木树康发种养殖(植)合作社在包家档、木南两个片区采取“州民政局+村委会+驻村工作队+贫困户”的管理模式,建立辣椒产业发展示范基地50亩。目前,大部分已挂果。所产辣椒收入按比例分配,其中40%产业发展收入作为村集体经济;40%产业发展收入作为在辣椒基地务工的贫困户收入进行平均分配;20%产业收入作为无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户和未在基地务工的贫困户收入进行平均分配,达到贫困对象全覆盖。据测算,仅此一项,可帮助发展村集体经济7万多元。大力发展生猪养殖产业。按照省州“一村一社”年度脱贫工作任务,拟计划投入26.3万元,采取“州民政局+村党总支+驻村工作队+合作社+贫困户”的方式,建立200头生猪农民合作社。所产效益按比例分成,其中60%作为合作社日常管理经费,10%作为村集体经济,30%作为贫困户收入平均分配。目前,该项目已立项。大力发展香椿种植产业。计划投入7.3万元购买香椿苗7万颗,采取“分散种植+集中发展”(即自愿种植香椿贫困户与村委会集体培育相结合的办法)、“州民政局+村委会+驻村工作队+贫困户”发展管理模式培育发展香椿产业。分散种植香椿的贫困户种植的香椿所产生的收入归各自所有,集体种植的香椿所产生的收入,40%作为村集体经济,60%按建档立卡户特困户户数进行平均分配,确保省州确定的“一户一业”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三是着力打造一个基层党建示范点。以开展“基层党建巩固年”活动为载体,以贯彻落实省委组织部《农村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标准》为抓手,指导村党总支召开了2017年度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大会,指导完善了2017年基层党建工作台帐;帮助制定了《下木树村党总支2018年上半年“三会一课”工作计划》《基层党建巩固年实施方案》《党员积分制管理实施办法》;并以以会代训的方式,两次对村党总支班子成员、各党支部书记进行了传帮带。按照支部规范化建设上墙规范有关规定,对室内外制度上墙、党务村务公开等内容进行了设计。目前,各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当中。
四是着力建设一支实干型的干部队伍。着力加强正反两面教育,扎实开展作风整治。针对个别村干部存在的庸懒散拖等作风问题,4月20日,驻村工作队充分利用省纪委查处通报的19起个别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在扶贫领域失职失责、违规违纪使用扶贫资金、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典型问题扎实开展廉政警示教育,组织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州委童书记在州纪委九届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木央镇工作作风整治会议精神,对照童书记4月9日至11日在麻栗坡、富宁、广南县调研时指出的作风中出现的“推、慢、吹、乱”四种不良倾向和“四类干部”具体表现,认真开展自查自纠,扎实转变工作作风,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问题。指导村“两委”班子成员召开了以打赢脱贫攻坚战为主题的专题组织生活,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五是动员协调一支社会力量参与扶贫。3月份以来,驻村工作队积极动员一切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工作。通过对接沟通协调,富宁县木央镇下木树村进村(组)道路硬化第二项目部,已投入4万多元为下木树村小学全体师生购买校服一套,其中衣服206套,鞋子404双。拟走访慰问11户五保户老人,发放慰问金1.1万元。计划捐赠水泥、沙石若干吨,帮助木楠二村小组陆才明、农万英等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修缮厨房、卫生间、猪圈等基础设施,助推美丽庭院建设。目前,所捐赠衣服鞋子已到位,各项捐赠活动前期筹备工作正在顺利推进。
六是创新搭建一个政策宣传平台。为及时宣传贯彻好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州县镇党委政府关于农村工作特别是扶贫开发重大方针政策、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及扶贫措施,4月份,驻村工作队帮助村委员建立了下木树党员微信群,先后通过微信平台向全体党员宣传中央省州县镇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及扶贫政策措施40余项,通过村民大会、党员大会宣传10余次。
七是研究制定一个因户帮扶方案。针对下木树14户收入不达标和1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基本生活设施缺乏的问题,驻村工作队研究制定了因户精准施策帮扶实施方案,在继续实施“以奖代补”帮扶政策,按照生猪养殖每头每年补助400元,大牲畜(牛)每头每年补助1500元标准,帮助发展传统种养植(殖)业的基础上,积极动员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辣椒、生猪养殖基地务工、产业发展收益提成等多种渠道增加收入。拟投入10万元举办两期种养植(殖)业技能培训,提高内生动力和就业能力。投入5.5万元帮助11户建档立卡户解决基本生活设施缺乏问题。
肖军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