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范云)转眼间,上海六院东院第四批援滇医疗队(以下简称“援滇医疗队”)半年的援滇工作就要结束了,回想在鲁甸的朝朝暮暮、点点滴滴,都是那样的亲切而又不舍。
2017年的冬季,援滇医疗队一行五人肩负上海市卫生系统的嘱托,带着家人的依恋,来到鲁甸。尽管医疗队队员们还没有适应高原气候,但大家想赶快投入工作的热情早已取代了身体的不适。在鲁甸县委县政府、卫健局和县医院的关心下,大家很快就开始了对医院及科室情况的调研,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以便能根据情况开展工作。
骨科刘万军主任医师作为援滇医疗队队长,半年来经历母亲的三次住院两次手术、岳母和妻子的骨折手术和岳父的重病离世,仍以宽阔的胸怀和坚强的意志带领医疗队前行。除开展骨科常规的四肢骨折手术外,还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挑战重大手术,完成了双侧髋、膝关节置换、复杂骨盆髋臼骨折前后联合入路手术、高龄股骨粗隆间骨科PFN内固定以及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融合全髋置换等只有市级医院才能开展的大手术70例。关节外科专业队伍已可独立开展工作。在骨科推广无痛快速康复理念,患者术后第一天就可下地活动,在鲁甸引起不小的轰动,鲁甸电视台和微鲁甸等媒体相继进行了报道,在县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将康复科的资源与骨科整合建成了“无痛快速康复病房”和“骨科监护病房(OCU),这在大型三甲医院也不常见,骨科的综合水平在本地区处于领先地位,影响力已扩大到昭通地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开展重大手术术前全院大会诊3次,是县医院的首次开展,疑难病例全科讨论10次,危重病人相关科室联合会诊4次,强化了会诊制度,保证了医疗质量,加强了各科室的联系。采取教学查房、学术讲座、手术示教和参加学术会议等多种形式提高科室业务能力,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做为县医院的受聘副院长,在认真完成临床工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医院及科室的管理工作,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组织医疗队和医院工作协调会2次。为把骨科打造成云南省“省级重点专科”积极准备,协同医院制定政策和方案,成立骨科申报小组,研究文件以及申报要求,完善申报资料,成立院内申报专家组,已召开申报模拟会3次,进而在全院掀起申报热潮。联合其他3支医疗队举行了大型全院学术讲座,历时3个小时,打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作为医疗队队长,及时向医院汇报医疗队的工作生活情况,新年期间制作拜年视频,发回上海院部,表达对医院的美好祝福,反响强烈。关心其他4位医疗队医生,解决大家生活工作中出现的困难,使大家团结一心,共同完成援滇任务。团结其他3支医疗队的同志,一起生活一起锻炼,形成了一个幸福的大家庭。
普外科张志奇副主任医师,不管是休息与否,只要临床需要会诊、手术,都毫不迟疑,马上赶到科室进行诊治。开展了多项新技术,包括结直肠癌根治术;甲状腺全切和次全切除术,双侧喉返神经探查术;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腹腔镜下消化道穿孔修补术。自己亲自主刀胆囊切除术40多例,协助和指导本科医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0多例。作为医疗队的书记,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约束自己的言行,牢记党建工作,发展了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亲自为骨科的重点学科申请材料设计PPT,受到广泛好评和尊重。
呼吸科孔志斌副主任医师工作上一丝不苟、兢兢业业。视病人为亲人,赢得了当地病人的一致好评。县医院内二科以收治慢性呼吸疾病为主,结合临床实际需求,与医院协调沟通下补充了部分专科用药,选派科室骨干赴上海进修学习“肺功能”,指导完成了“胸腔积液/自发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新技术的常规开展,有效地拓展了科室收治专科病种的范畴。针对呼吸衰竭,采取循序渐进的培训方式,重点开展无创呼吸机临床应用系统培训。并组织全科医护人员进行无创呼吸机模拟实践考核,收到了预期的效果。针对全科室医务人员影像学基础薄弱,进行了“肺部影像学读片”系列培训。孔主任因地制宜,放弃休息时间在全院内科系统及麻醉科开展学术讲座10余次。可喜的是在各方努力下,血气分析仪和肺功能检查已投入临床使用,为全院临床工作提供了保障。
内分泌科蒋伏松副主任医师利用自己的专科优势,积极帮助这里医生提高专业理论和临床技能。对于糖尿病的诊治方案和最新动态,毫无保留地传授。结合实际引入有资质的第三方检验机构开展了胰岛功能检查及糖尿病分型的相关检查,大大提高县医院对糖尿病的诊治水平。开展甲状腺相关抗体的检测,其中TR-Ab项目是本地区首次开展。在蒋主任的多方努力下,上海六院贾伟平院长主持的“路标研究-中国基层糖尿病分级诊疗模式的探索与评价”项目在鲁甸龙树乡的六个村庄启动,培养了基础医务人员的科研意识,受到当地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及一致好评。
麻醉科陈军主治医师在麻醉科开展了超声引导下可视麻醉技术,手把手教学超声引导下周围神经阻滞;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桡动脉穿刺;纤支镜引导下气管插管;可视喉镜直视插管。目前麻醉科医生熟练掌握了这些技术,并能独立应用。近半年来共计参加各类老年、危重麻醉手术近百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目前麻醉科药占比下降了15%,病人手术后疼痛、躁动下降了50%,为术后无痛快速康复提供了可能。多次受邀到昭通和昆明进行学术交流,大大提高了县医院的影响力。
援滇医疗队在工作之余,还积极投身希望工程,资助龙头山光明小学的两名困难儿童,帮助他们能很好地完成学业。鲁甸地区交通不便,百姓就医困难,医疗队深入龙头山地震灾区和偏远的乐红乡开展义诊活动。主动看望当地的特困户,给他们带去了米、面、油以及慰问金。
援滇医疗队还建立了自己的微信群,以便大家相互联系,交流心得、诉说感受。利用休息时间,医疗队党支部组织队员观看两会新闻,学习两会精神,不忘初心,以实际行动践行医疗健康扶贫工作。受邀参访鲁甸县武装部文史馆,参观爱国将领龙云故居,重温革命精神,接受红色教育。同时对发展的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的知识教育。
半年里,援滇医疗队为鲁甸的人民做出了自己的奉献,为上海鲁甸两地人民建起了友谊之桥!援滇医疗队也深深地感到:鲁甸人民给了他们热情的接待和无微不至的关爱,双方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和诚挚的友谊。踏上返程的旅途,援滇医疗队一行回望美丽的乌蒙高原,大家心中都在默默地祝愿:祝愿鲁甸的明天更美好!\
(鲁甸县委外宣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