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钱丙申 通讯员 许晓锐)去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正式施行。一年来,昆明市以不同的方式加强对《中医药法》的宣传学习和贯彻落实,持续加大中医药扶持力度,激发出中医药发展的活力和潜力,让昆明人看中医,省钱、省时、省心,得到不少实惠,受到百姓夸。
贯彻中医药法
报销比例提高到50%
提报销比
一年来,昆明市建立了对公立中医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切实落实医改对公立中医医院的投入倾斜政策,将院内制剂纳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取消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使用中医药项目的比例限制。一系列措施,效果最终体现在患者身上。现在昆明人发现:看中医越来越省钱了,到公立中医医院看病住院,个人自付费用由原来报销20%提高到50%。
强基层,推网药
抓中药
一年来,昆明市加大了对中医基础设施的扶持,以及相关建设项目的推进。完成对15个乡镇卫生院中医馆的建设,逐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扩大中医药服务的覆盖面。到2017年12月,昆明市98.13%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8.97%的乡镇卫生院,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抓中药
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建设“中医馆”“中医诊所”,在百姓最方便的地方加强基层中医服务,让昆明人出门就能看中医。看中医,更加方便、省时。
这一年,昆明市也在不断探索、完善多种形式的中医药扶持政策。市卫计委与滇医通互联网平台联手打造中医在线预约挂号服务,让更多患者,不再为找不到名医发愁,不再为到医院看病跑腿。越来越多的昆明人发现,上网找中医,省心。
提升急救水平
看中医
一年来,昆明市组织寻甸县中医医院、嵩明县中医医院、安宁市中医医院及宜良县中医医院开展县级中医医院急诊急救能力建设项目。目前,全市县级公立中医医院已基本开展此项目,充分发挥了中医药在卫生应急救治中的作用,提升了基层中医院急诊急救水平。
技培、人培两推进
这一年,昆明市继续开展乡村医生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工作,组织全市350名乡村医生进行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迄今为止;93.87%的社区卫生服务站、72.59%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此外,昆明市继续组织开展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培养、批师带徒、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培养、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中医专病、名中医工作室等中医药资金补助中医人才培养项目工作,进一步强化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明目标再努力
《昆明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明确:到2020年,县级中医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每个县级中医医院至少建有1-2个中医特色专科专病。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国医堂),能够规范开展8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80%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规范开展5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信息化得到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量在“十三五”期间有明显提升,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总量比例力争达到30%左右。
随着《中医药法》以及昆明市各项计划的实施,看中医,已经成为昆明人的日常选择。未来几年,在政府主导下,昆明的中医药事业还将得到不断发展,让根植于传统文化的中医药,深入到这个现代化城市的血脉中。
昆明市卫计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