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范云 通讯员:杨德强)云南昭通大关县地处云南省昭通市的腹心地带,是“茶马古道”的途径之地,属于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居住着苗、彝、回、汉等名族。为积极响应脱贫攻坚,大关县依托湿润的气候和高山峡谷的地理特点,多措并举、因地制宜发展茶产业,助推群众脱贫。
据悉,2015年,大关县通过到贵州等地招商引资,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发展茶产业,翠贡茶业有限公司入驻大关后带动发展茶叶种植面积达3万余亩。据翠贡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预计2020年大关的鲜茶叶产量将达4000吨,成品茶叶产量将达到800余吨,茶叶产值将达到1亿元以上,将带动4300余群众发展,帮助2700余户贫困户脱贫。
当前,由于种下近3年的茶苗还不到丰产期,大关的茶产品实属供不应求,大关县委、政府正在把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相结合,加强督促、检查和指导,不放松任何一个环节,不断壮大大关的茶产业链,着力打造“翠华贡茶”的品牌。
云南翠贡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清
据翠贡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清介绍,深藏于乌蒙山深处的大关翠贡茶以其色正、香纯、口感好的品质赢得各地茶商和市民的青睐。茶中有林,林中有茶。翠贡茶树散长在生物多样性并存的环境中,野放的生长方式下让翠贡茶完全不需要化肥和农药。据中国茶科所和省茶科所化验表明:每100克翠贡茶中,含氨基酸533.78毫克,儿茶素96.23毫克,茶多酚24.36%。翠贡茶实为茶中珍品,饮馈之珍。2016年历史名茶“金耳环”(绿茶)的加工工艺得到更进一步的挖掘提升。同时翠贡茶家族再添红茶新品:南红、乌蒙三叶红,形成了翠贡茶的系列产品。
据史书记载,大关县的“翠贡茶”至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翠贡茶”在雍正年间成为朝圣贡品,曾贡献给慈禧太后和四川峨嵋佛教圣地,“翠贡茶”也因此而得名。据大关县志记载,“翠贡茶”曾在1915年的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过二等商标荣誉,曾享誉一方。
厚重的历史文化赋于大关茶产业一张响亮的名片,“茶马古道”上的马蹄声已渐行渐远,而“翠贡茶”正茶香四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