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来,文山州民政局采取发展短期与长期产业相结合的办法,先后投入25万元帮助扶贫点发展辣椒、香椿产业,促进建档立卡户稳定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确保“一村一品、一户一业”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辣椒产业。投入18万元,依托下木树康发种养殖(植)合作社在包家档、木南两个片区,采取“州民政局+村委会+驻村工作队+贫困户+公司”的管理模式,建立以大辣椒、小米辣、朝天辣三个品种为主的辣椒产业发展示范基地50亩(3年期)。所产收益按比例分成,其中40%产业发展收入作为村集体经济;40%产业发展收入作为在辣椒基地务工的贫困户收入进行平均分配;20%产业收入作为无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户和未在基地务工的贫困户收入进行平均分配,达到贫困对象全覆盖。据测算,辣椒每亩年预产4000元,年总收入20万元。除去成本费、务工费7.5万元,年净收入12.5万元。年内村集体经济可达5万左右,5名在辣椒基地务工建档卡户人均年收入1万元左右,其他档卡户每户增收1087元左右。目前,已销售辣椒9572斤,收入20465元。
香椿产业。投入7.3万元购买香椿苗7.6万颗,采取“分散种植+集中发展”(即自愿种植香椿贫困户与村委会集体培育相结合的办法)、“州民政局+村委会+驻村工作队+贫困户”发展管理模式,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发动部分党员、建档立卡户、公益性岗位建档立户40余人栽种香椿7.6万棵,其中下木树村5.6万棵(14户经济收入不达标贫困户每户栽种2000棵,村集体栽种2万棵,其他党员群众栽种8000棵),寒洞村委会2万棵。目前,成活率平均在70%左右。建档立卡贫困户栽种的香椿所产生的收入归各自所有,村集体栽种的香椿所产生的收入按比例分成,其中40%作为村集体经济,60%按建档立卡特困户户数进行平均分配。从2020年盛产期测算,每棵树年产香椿2斤,按保底收购价每斤4元计算,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为12.8万,建档卡户年收入1.12万元。
(文山州民政局驻村工作队 肖军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