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钱丙申 通讯员 何泽金 李林)玉溪市华宁县华溪镇大新寨村平均海拔1850米,辖区面积19.25平方公里,下辖大新寨、清水塘和三家3个村民小组,有农户278户,总人口1007人,彝族占全村人口的98%,全村有耕地面积近3600亩。该村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3户177人,是一个集贫困山区、彝族地区、农业地区为特点的行政村,属华宁县贫困乡镇中最远的贫困行政村。玉溪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志愿服务队自开展挂包联系大新寨村以来,深入贯彻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安排部署,切实找准穷根,对症下药,扎实推进大新寨村脱贫攻坚志愿服务并取得实效。
精准施策 推动彝村脱贫攻坚第一步
大新寨村有耕地面积近3600亩,人均耕地面积达3.6亩,且地块平整连片,在生产资料如此富饶的情况下,导致该村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交通、水利设施的滞后,种植技术落后,农户分散种植抗风险能力弱。玉溪市供销社志愿服务队对症下药,精准施策,抓基础设施建设,启动了大新寨村脱贫攻坚志愿服务工作。在未实施脱贫攻坚之前,大新寨村下辖的三个小组呈现出因缺水而不敢大面积种植蔬菜、蔬菜销售市场的路晴通雨阻、技术缺乏而产业效益不高的局面。为破除大新寨村道路、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的制约,让贫困户敢种、会种,实现持续增收。在实施精准扶贫整村推进项目的基础上,玉溪市供销社志愿服务队通过协调大新寨田间管网改造、水窖建设、清水塘坝塘修复、清水塘田间道路修建等项目落地实施,规划总投资达291万元。项目实施后,新增农田管网7公里,农田灌溉能力大幅提升;到华溪镇道路路宽扩至6.5米,到蔬菜产业大县通海县道路全部硬化,新建水窖140口,促使贫困户从“不敢种”转变至“愿意种”。
发挥优势 脱贫攻坚走新路
大新寨村种植蔬菜已有多年,但由于种植、管理技术的匮乏,规模、效益迟迟未见明显提升。为发挥大新寨土地肥沃、田块平整连片,紧邻蔬菜产业大县通海县的优势,玉溪市供销社志愿服务队发挥供销自身优势,组织村委会成立了绿然果蔬专业合作社,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共同抵御市场风险,目前入社农户达111户。2015-2017年间,市、县供销社部门支持资金31万元,开展合作社示范社建设、农田管网改造、农资发放、技术培训等工作,积极发展壮大合作社,示范带动全村蔬菜、水果产业发展。合作社未成立之前,2016年,入社111户农户种植蔬菜约600余亩,约实现产值100万元;合作社成立后,2017年全村蔬菜种植面积达3200余亩,入社农户种植约1300亩,较2016年增700亩,实现产值约390万元,较2016年增290万元。同时,市供销社志愿服务队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思路,走“输血和造血相结合”的路子,切实加强教育培训扶贫工作,组织举办关于蔬菜种植、管理、销售等相关内容的培训班3期,参训人数累计达500余人。邀请通海县果蔬栽种、测土配方施肥方面的专家,玉溪市供销社干部学校老师进行培训讲解,帮助广大农户解决好“如何种好地”、“如何销售”“如何管理”等问题,促进贫困户从“不会种”转变至“会种”。
创新思路 推进脱贫攻坚深入发展
2018年,玉溪市供销社志愿服务队加大大新寨村新兴产业的引导培育,积极探索产业扶贫新思路、新举措。不断把脱贫攻坚工作推向深入。为有序开发大新寨村野生菌资源优势,市供销社志愿服务队多次分析研究,开展了大新寨野生菌促繁项目建设工作,总投资10万元,在大新寨村的200亩公益林实施种植。利用大新寨自然松树林地,通过实施挖沟、除草、挖塘,基地保护设施建设,实施野生干巴菌生态促繁试验区50亩,目前已初显成效。项目实施成功后,将逐步在全村适宜范围内加以推广,示范带动群众自发开展野生菌保护开发,立足长效产业,增强群众持续增收能力,全面深化脱贫攻坚,持续巩固脱贫成果。
取得实效 实现全面脱贫
在玉溪市供销社志愿服务队的助推下,全村目前剩余未脱贫户3户、6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6%,5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人均收入高达6823元,远超2014年建档立卡时的人均收入,按时实现了贫困户的应退尽退、贫困村的脱贫出列。完成贫困户脱贫退出任务。大新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53户177人,已正常退出50户171人,有3户6人未脱贫,贫困发生率为0.6%。5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人均收入达5078元,2017年人均收入达6823元,较2016年增1745元、增34.36%。对照贫困户退出的6项指标,目前涉及到大新寨贫困村的贫困户做到应脱尽脱、应退尽退,贫困发生率降至3%以下,全面完成贫困户脱贫退出任务。同时,实现错评率、错退率、漏评率三率归零,顺利通过省第三方评估组的考核评估、玉溪市考核组验收。完成贫困村脱贫出列任务。对照贫困村脱贫出列9项指标,达到脱贫出列标准。各项指标中:首先全村贫困发生率为0.6%,降至3%以下;其次大新寨村到华宁县、华溪镇通硬化路;通动力电;广播电视覆盖率达标;网络宽带覆盖;通自来水;建设有标准卫生室;建设有公共活动场所;全村适龄青少年就学有保障等8项指标均已完成,完成了贫困村脱贫出列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