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范云)为全方位展示改革开放以来昭通-昭阳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弘扬全市-全区干部群众百折不挠、坚韧抗争、敢于创造的拼搏精神,宣传昭通苹果及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轨迹。9月26日,40集电视连续剧《万物生》拍摄签约仪式在昭通国际会议会展中心隆重举行。
据昭阳区常务副区长何枢介绍,电视连续剧《万物生》以脱贫攻坚和昭通苹果产业发展为背景,题材独特、新颖、厚重,紧扣现实,内容丰富,涵盖了生态环境、乡村振兴、脱贫致富、产业发展等内容,全方位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在2018昭通苹果展销会期间举行《万物生》拍摄签约仪式是经过多番考虑的,因为电视剧《万物生》正好契合了这次展销会的主题,这对于宣传昭通苹果,做大做强昭通苹果和文化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右一:《万物生》作者沈洋
签约仪式上,昭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真永对《万物生》的拍摄制作提出了四点要求。第一,结合时代特点、融入现实生活;第二,总结扶贫经验,展现精神风貌;第三,突出地域特色,提升昭通形象;第四,树立精品意识,打造时代佳作。品天下苹果,还看今昭。陈真永希望电视剧《万物生》的成功拍摄,让昭通苹果借船出海,誉满神州,名满天下。
昭阳区区委副书记周祥主持签约仪式。昭通市副市长吴静,云南省委宣传部文艺创作中心主任许秋芳,昭通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朱大庆,昭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产办主任郑萍,昭通市文联主席吕亚平,昭通市作协主席夏天敏,昭通市文体局局长施华滟,电视剧《万物生》导演文世斌、创作总监杨双印,昭阳区领导罗正国、陈光萍、叶建平、费忠平、沈洋、柯大林、张兴、苏贤瑜等共同见证了签约。
沈洋,70后,昭阳区人。中国作协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员,昭通市作协副主席,昭阳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业余从事文学创作,在《中国作家》《中国校园文学》《文艺报》《中国艺术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四川文学》《广州文艺》《黄河文学》《绿洲》《橄榄绿》《散文选刊》《边疆文学》《滇池》等报刊发表作品百余万字。已出版小说集《红裙子的流向》《穿透瓦房的阳光》、长篇小说《大救驾》《万物生》、长篇纪实文学《彝良大地震》《遥远的洛泽河》《他乡是故乡》(与沈力合著)。中篇小说《包裹》被改编为同名电影(编剧之一),入围第三十五届开罗国际电影节“金字塔金像奖”、第四届澳门国际电影节“金莲花”奖,获评为国家教育部和广电总局第三十批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的十部优秀影片之一。央视八套、一套黄金时段热播电视剧《锻刀》文学原创作者之一。曾获云南文化精品工程奖、云南省政府文艺基金一等奖、云南文艺基金贡献奖等奖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