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来,曲靖市人大常委会党组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五届五次全会精神,咬定脱贫目标精准发力,在自觉性、精准性、时效性上下功夫,“六点”突破,压茬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显著。
(一)突出“贫困对象精准识别”这一关键点,回访遍访摸实情。3月20日市人大常委会机关驻村工作队队员调整驻村后,第一时间深入田间地头、困难户家中逐人逐户进行走访,做好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回头看”。积极主动宣传讲解贫困户关心的医疗教育、危房改造、低保保障、人居环境提升等相关扶贫政策,全面掌握挂包村现有产业发展现状和群众基本生活需求。主动配合村“三委”干部和镇联村干部先后圆满完成土地确权、一标三实录入、农村医疗合作信息核对、贫困户动态调整、精准施保、四类对象和非四类对象危房鉴定、困境儿童信息统计、异地搬迁信息摸排、五级联动信息录入、脱贫攻坚项目库规划和《扶贫工作手册》填写等多项日常工作。组织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分9个批次进行360余人次的回访、遍访工作。先后召开24次贫情分析会,13次党员会及村民大会、17次村“三委”会、9次村民代表会,挖穷根、找穷因。对变动信息及时进行采集更新,累计走访建档立卡贫困户338户1526人,确保各项信息数据的精准度。
(二)突出“危房改造百日大会战”这一重点,凝心聚力抓落实。紧紧按照师宗县《百日大会战实施方案》,把握好时间节点,“绘制”出工作落实流程图,进村入户、逐户逐人排查摸底,精准锁定每一户C、D级危房,按照“一户一案”要求,对两个挂包村136户C、D级危房因房施策,采取“加固改造、拆除重建、政策兜底帮建”等改造方式,坚持“危险什么、加固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分重点、把环节,完成了33户C、D级危房拆除重建、103户C、D级危房维修加固工作。盯着搬迁入住做工作,积极帮助协调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异地搬迁分散安置户搬迁入住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千方百计提升入居率。目前,两村多年未能搬迁入住的192套“骷髅”房全部装修具备入住条件,181户已喜迁新居,11户正在做搬迁准备,争取近期搬迁入住。
(三)突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这一难点,多措并举促提升。结合挂包村群众生活习惯,驻村队从传统美德教育、传统文化氛围营造、传统文化活动开展和群众个人素质提升等方面入手,成立小分队,分片包干、压实责任。多次召开党员大会、村小组会和村民大会,征求意见建议,签订村规民约,明确门前三包责任,宣传引导农户开展自清自扫活动。定期组织带领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进行卫生大清扫和巡查检查评比。以两村小学为平台,积极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由学生促家长、学生促家庭来推动“五有五净一规范”的落实。用好村内“小喇叭”和“小广播”,让环境卫生搞得好的农户“长长脸”,让环境卫生搞得差的农户“红红脸”。全力打造村容村貌整洁、管理有序的优美环境。
(四)突出“脱贫摘帽查缺补漏”这一支撑点,逐家逐户找问题。精心组织,统筹好“挂包帮”单位、联村工作组、驻村扶贫工作队及村、组干部力量,结合村情实际,细化核查方案,严格按照户“九查九看”、和村“十一查十一看”要求,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对标对表,逐村逐户逐人核查、分层分类分项分析核算,找准“问题症结”,制定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措施清单,明确整改具体责任人和整改清单,坚持边查找、边整改、边落实,确保查缺补漏工作的成效。
(五)突出“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明显”这一弱点,强化党建助攻坚。“送钱送物,不如送个好支部”。一是在健全组织的同时,就如何开展基层党支部工作采取“走出去学、手把手教”的方式,多次组织专人培训提升能力素质。二是针对部分党员干部作用发挥不明显,把自己当“局外人”“事外人”的现象,聚合力量帮助挂包村党支部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教育活动回头看,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和党组织生活制度,大力培养年轻党员骨干力量,开展“党员身份亮出来,脱贫攻坚党员干部走前头”活动,全面加强村党支部自身建设和“造血功能”。 层层压实责任,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激发和调动党员干部的内生动力。三是积极开展感党恩教育。充分利用党课教育、建党节和教师节等走访座谈时机,突出“向心党、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这个主题,对挂包村党员干部、建档立卡贫困户、入党积极分子适时进行教育。引导建档立卡户坚定信心、牢记党的恩情,主动发展家庭经济,与大家一起同步进入小康社会;教育全村党员干部要发扬无私奉献精神,严以律己,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充分发挥好党员带头作用;引导群众改变陋习,移风易俗,养成良好生活行为习惯,努力提升人居环境质量;要求村干部爱护群众,遵守纪律,团结共事,做事干净,勇于担当,认真听取群众心声,公平公正处理好涉及民生的一切事项,为民谋福利,凝聚了脱贫攻坚的强大正能量。形成处处都有主阵地、党员个个都是脱贫攻坚一面旗帜的强大声势。
(六)突出“基础与产业扶持”这一缺点,深度投入帮脱贫。围绕“户六条”“村十条”标准和要求,结合两个挂包村基础设施落后、生产生活条件薄弱的实际,科学规划年度帮扶项目方案,一是协调项目资金192万元,打通了小黑纳村祖祖辈辈都期盼的大黑纳至扯乐黑那冲的进村道路,老百姓亲切地称之为“小康”路;争取种植补贴30万元,新建黄精、茭瓜、茨菇种植基地各一个;筹集资金53万元,新建扯乐人工菌种植大棚5个;筹集资金160万元,协调项目资金100万元,引进温氏集团新建小黑纳年出栏1800头的生猪养殖基地1个,以集体控股的形式,年户均纯收入达1万余元,实现5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发展全覆盖;投入36万元,新改扩建小黑纳村完小教学楼的基础部分;投入35万元,帮助扯乐、小黑纳、山舍、大黑纳4个村民小组新建村文化活动室和文化活动广场;投入资金13万元用于村内人居环境的美化整治。实现两个挂包村人畜饮水进村入户、网络宽带三联通、广播电视全覆盖、村组道路全硬化、娱乐活动有场所、村内有标准化卫生室的目标,为年底脱贫出列奠定坚实基础。
(何继成 肖军锋)通联:曲靖市人大常委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