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钱丙申 通讯员 邵毅民)4月13曰由民革省委经济总支副主委、中国中非总商会云南分会执行会長、云南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协会监事長李忠良带领民革原三支部副主委刘丽蓉、支委委员刘昆生、岳全林、王兼、杨文彪,党员于秋丽、丁翠华、谢敏一行民革老党员,放弃假日休息,驱车100多公里,来到曲靖市陆良县,由陆良县侨联党组书记马萍、郭辉副主席、民政局副局長胡娇阳的陪同,一同看望了贫困学生赵鸭红,并向他赠送了毛毯,希望他好好学习。对于像他这种学习成绩好,家境贫寒的学生,党员们纷纷表示,一定发动民革党员的力量,积极帮他解决实际困难。班主任代表优秀学生感谢民革党员们的关爱和支持。
中午在陆良华侨农场党委书记李自宁等的陪同下,看望了抗战老兵刘胜堂、谭瑞廉及蔡宝强、徐士亮、谢付启、李中书共六位老人。93岁的刘胜堂和95岁的谭瑞廉俩佬精神饱满,神采奕奕,当场表达:感谢共产党、感谢民革党员、感谢陆良县侨联、陆良县民政局对抗战老兵的关怀。
李忠良副主委多年来带领民革党员多次看望抗战老兵,多次捐助孤寡老人及贫困学生。多年来共获中共统战部及政府相关部门赠送的十八面锦旗。
在这些荣耀面前,他和他的党员同志们就一句话:一生追求,永不改变!
附:陆良县老龄委关爱抗战老兵志愿团队关于寻访、关爱抗战老兵的情况链接:
八年抗战,陆良县民众与全国、全省人民一道,为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做出了极大地牺牲与奉献。自2013年以来,我们在关爱抗战老兵方面,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一、陆良民众为抗战所做出的牺牲与奉献
抗战中,陆良民众为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奋勇当兵上前线杀敌、纳粮支援抗战需要、投工修建军用飞机场,做出了极大地牺牲与奉献。在为国牺牲方面,八年间仅留下姓名的陆良籍阵亡将士即达288人。
1、陆良军人参加过的抗日战役(主要包括以下重大战役):
血战台儿庄(1938.04~05),仅此一战,陆良籍军人阵亡105人。血战中条山(1938.10~1941.05);转战湘鄂赣(1938.10~1945.08):武汉会战(1938.10~12),崇阳战役(1938.10),南昌会战(1939.02~):赣北奉(新)高(要)战役(1939年2月),南昌保卫战(1939.03)、南昌反攻战(1939.04~05),第一(1939.09)二(1941.09)三(1942.01)次长沙会战、锦江战役(1939.11)、敌后交通破袭战(1940.01)、九岭反扫荡(1940.12)、赣东北会战(1942.05)、常德会战(1943.11)、湘赣边区会战(1944.05~11)、赣江追击战(1945.08);滇西保卫战、反攻战(1942~1944);防守滇南(1940.09~1945.09);保卫大后方(1937.07~1945.08)及从属于抗战的服务;其他战场和部队中也有陆良籍军人的身影(十九路军、八战区、一战区、空军)。
抗战胜利,陆良籍战士入伍的国军第60军、第93军、暂编19师及暂编23师与友军入越南受降(1945.09.05);陆良知名人士孙渡将军担任副总司令的第一集团军所属国军第58军和新3军分别在南昌(1945.09.15)和九江(1945.09.05)接受日军投降,享受殊荣。
2、陆良民众对抗战的支持
陆良抗战兵员动员(仅现在能找到资料的,不完全统计):当时仅14万人口的陆良县,1938、1939、1941、1945四年合计向抗日前线输送陆良籍新兵1638人,八年应不低于3000人;陆良青年投笔从戎进入黄埔军校学习、毕业后担任少尉以上基层军官投入抗日战场的约150余人。物资支援:1941~1944年 “征实”稻谷6.67万吨、1942~1943年 “征购”稻谷3813吨、1944年 “征借”稻谷2092.5吨、1940~1944年采购大包米2300吨,合计向国家提供稻谷7.26万吨、大米2300吨。
3、修建陆良飞机场:1942年,在山坡子与望城哨之间,修建当时中国战区最大的战略机场,占地一万一千多亩,共计三条大跑道和若干小的停机及滑翔跑道,至1943年5月基本建成竣工,开始降落飞机:机型大体为两类,一类为美“舵峰运输队”的两引擎之大型运输机,往返于印度加尔各答等机场,主要运输抗日军用物资如武器弹药油料药品等给养(包括面粉罐头等);再是直接用于作战的战斗机,有侦察机、驱逐机、轻重轰炸机。其中最大者称“空中堡垒”,是当时威力最大的王牌飞机,能携带大量重型炸弹,配备有十余门机关炮,作自卫防御,可执行远程轰炸,敌驱逐机不易接近攻击。1944年抗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经常起降的飞机,日达五百多架次,为取得抗战胜利做出了极大贡献。
二、近年来为关爱抗战老兵所做工作
1、对县内抗战老兵分布情况进行调查摸底。
2013年5月,遵照云南省民政厅、云南省老龄办《关于认真组织开展原国民党抗战老兵有关情况摸底调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县老龄事业发展促进会和县委统战部的支持下,由县老龄办牵头,县民政部门配合,组织各乡镇老龄办工作人员,开展了对县内原国民党抗战老兵有关情况的摸底调查工作。2013年9月初,召开培训会,县老龄办、县民政局、各乡镇老龄办工作人员40余人参加,对做好此项工作的目的、意义和方法进行了培训。9月中旬,县老龄办组织人员对原国民党军人档案进行了查阅,共调阅档案资料22本,涉及原国民党军人2000余人。9月下旬及10月,按汇总名册组织相关单位、乡镇、村办进行认证核实,确认全县符合条件、现仍健在的抗战老兵共54人,主要分别居住在中枢、同乐街道办,板桥镇、三岔河镇、马街镇、龙海乡、大莫古镇以及芳华镇等8个乡镇。11月,54份《云南户籍国军抗日老兵个人情况调查审核表》以及《云南户籍国军抗日老兵汇总表》经县民政局、县老龄办主要负责人签字盖章后上报省、市,陆良县原国民党抗战老兵有关情况摸底调查工作顺利完成。
2、组建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团队。
2014年4月,为加强与省内外关爱抗战老兵慈善组织的联系与合作,由县老龄事业发展促进会、县老龄办牵头组建了“陆良老龄委关怀抗战老兵志愿团队”。这是一个由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与社会爱心人士共同组成,服务于“关怀抗战老兵”这一使命的志愿者组织。该团队工作上同时接受省、市相应上级机关和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云南省“关怀抗战老兵”计划项目办的领导与指导。现有志愿者约40余人,主要包括县老龄办机关和所属乡镇老龄办的工作人员以及县黄埔军校同学会工作人员,负责人为县老龄办主任,县黄埔军校同学会特邀联络员承担与云南省“关怀抗战老兵”计划项目办的联络和上下沟通工作。
3、进一步核实抗战老兵人数。
2014年4月,按照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云南省“关怀抗战老兵”计划项目办的安排部署,陆良老龄委关怀抗战老兵志愿团队对县内健在的54名抗战老兵再次进行了慰问、调查核实工作。4月25日,在县老龄委会议室召开了有县老龄办、各乡镇老龄办工作人员以及志愿者共20余人参加的工作安排会,会议要求各乡镇老龄办工作人员以及村、办调查人员,要根据省民政厅认证的54位抗战老兵名单,进村入户对各位抗战老兵进行慰问,并按照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云南省“关怀抗战老兵”计划项目办的要求,核实确认各位抗战老兵的身份。4月28日,各乡镇老龄办工作人员按照本乡镇抗战老兵人数领取了省项目办下发的慰问品,并在以后的调查、慰问时送到了各位老人的家中(全县共分发慰问品52份)。5月10日,各乡镇调查人员将本乡镇抗日国军老兵《入户调查登记表》、《资料登记表》报县老龄办。5月20日,全县抗战老兵《入户调查登记表》、《资料登记表》整理工作基本完成。截止2014年5月中旬,原上报的抗战老兵54名,有14位已经身故,尚有40位健在(其中农村户口29位,退休人员11位)。5月25日,全县健在的40位抗战老兵的《入户调查登记表》、《资料登记表》以及《老兵情况汇总表》,按要求、按时上报省计划项目办。
4、云南省抗战老兵生活救助金首发仪式在陆良举行。
由于陆良县抗战老兵人数核实工作按时、按质完成且老兵居住地相对集中,云南省抗战老兵生活救助金首发仪式选择在陆良举行。2014年9月18日下午,在云南省民政厅的支持下,由云南省慈善总会和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联合实施的(云南省)抗战老兵生活救助金(首次)发放仪式在陆良举行。22位陆良抗战老兵参加了发放仪式,4位陆良抗战老兵接受了省市县领导的家访慰问。参加仪式的省市县领导向参加仪式以及接受家访的26位抗战老兵每位分别发放了2014年第三季度生活救助金1500元和慰问品。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所属昆明志愿者向陆良40位抗战老兵发放了40部老年人手机。
5、多方引进老兵生活补助资金,尽可能让每一位老兵都得到关爱。
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陆良县多方引进老兵生活补助资金,尽可能让每一位老兵都得到关爱。自2014年第三季度开始,陆良县家在农村的25位抗战老兵,得到了省慈善总会发放的每月500元的生活救助金;属于退休人员的6位抗战老兵,得到了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发放的每月300元的致敬礼金。此前的2014年1月17日,3位退休老兵和1位农村老兵收到了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所属云南项目办发放的2014年全年致敬礼金每位3600元(每月300元)。截止2014年12月底,共有26位农村老兵领取生活救助金或致敬礼金,9位退休老兵领取了致敬礼金。2015年4月28日,南非华领王建旭先生到陆良,看望了县内李宗培、梅育南、段可立、谭瑞廉、刘光冲先生等5位抗战老前辈,并向每位老人送上了2000元致敬礼金。对随同打工子女居住在广东的曾海鸣抗战老前辈,王建旭先生也亲自探望并致送了礼金。
6、发放抗战老兵大礼包。
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为认真做好关爱抗战老兵工作,2015年3月25日上午,陆良县举办了“抗战老兵大礼包发放仪式”活动。发放仪式在陆良县老年宫四楼会议室举行,县老龄办主任俞建冲主持了仪式,陆良籍谭瑞廉、段可立等10名抗战老兵代表及家属、县民政局、县老促会及各乡镇老龄办负责人参加了仪式,县老促会主任太云生、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田兴利作了讲话,并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到会的各位抗战老兵及其亲属、志愿团队工作人员以及全体参会同志表示诚挚问候。
陆良县老龄委办公室执行发放的“抗战老兵大礼包”,是由深圳龙越慈善、360公司、博时基金捐助制作的,每个大礼包装有奖章、奖牌、羊绒被、衣物、拐杖、证书等10件礼品(每件大礼包价值近2000元),县内46位抗战老兵每位领到了1个大礼包。对全县健在的抗战老兵发放大礼包,充分体现了党和各级政府以及社会爱心人士对抗战老前辈们的关心和厚爱,对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弘扬抗战精神,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7、每年至少坚持慰问一次健在的抗战老兵。除了平日爱心团队对老兵的看望、慰问外,每年坚持在敬老节、春节等节日,由县领导带队,慰问一次抗战老兵,向每位抗战老兵发放市民政部门筹集的慰问金600元。
8、为无依无靠的抗战老兵争取到免费入住昆明爱心敬老院。在省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的关心下,经县老龄事业发展促进会推荐,2016年9月、11月,谢付启、曾海鸣两位无依无靠的抗战老兵免费入住了昆明云南老年之家敬老院(昆明长青公寓)。
9、发放抗战老兵爱心砖茶、滇缅公路筑路民夫纪实光盘以及敬老慰问金(共4200元)。2018年9月,昆明爱心人士陶立志先生,向陆良县抗战老兵、相关单位和志愿者,捐赠了抗战老兵爱心砖茶、滇缅公路筑路民夫纪实光盘以及敬老慰问金,至同年10月中旬,此项捐助物资已全部发放完毕。21位抗战老兵分别领取了茶叶、光盘以及200元慰问金。
三、历年健在、去世抗战老兵相关情况(几年来共核实抗战老兵66位,去世45位,现健在20位)
2013年11月,调查核实健在抗战老兵54位。
2014年6月,核实健在抗战老兵40位。
2015年1月,新增8位、去世1位,全县健在的抗战老兵47位。至本年底去世7位,再加至年底新增3位,健在43位。
2016年,新增抗战老兵1位。本年内去世老兵9位。至2016年11月,全县健在抗战老兵35位。
2017年,年内去世老兵9位,健在抗战老兵26位。
2018年,年内去世老兵5位,健在抗战老兵21位。
至2019年4月,年初逝世老兵1位,健在抗战老兵20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