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时事 云岭安全 文化教育 森林云南 关注民生 医疗卫生 名家书画鉴赏 企业形象 饮食文化 诗歌散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云南法制报经济聚焦_云南法制经济网 >> 文章中心 >> 新闻时事 >> 正文
云南昆明安宁市应急管理局:抓铁有痕 踏石留印 强化监管保平安
作者:徐晓华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9/5/16 16:51:21  点击次数:2879

近年来,安宁市安监局(现安宁市应急管理局)在安宁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昆明市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坚持和推进“围绕一个目标、履行二项职责、落实三个责任、强化五项监管、实施八项措施”的“12358”安全生产工作部署,沉下身子抓落实,撸起袖子加油干,强化安全监管和源头治理,以防范事故为核心,以服务企业为重点,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对562家工矿商贸企业、21个重大危险源实施重点监督管控,督促企业强化落实主体责任,强化监管监察执法,深入开展安全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抓重点,求创新,着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针对辖区监管任务重、重大危险源多和监管企业点多、面广、分布散,国企和民企在规模、技术、素质、投入、管理上两极分化严重的实际,从行业监管和企业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重点及难点出发,一是抓人才队伍建设,在全省首设安全总工岗位并到岗坐班,弥补专业监管人才短缺的不足,提升专业化检查水平和效能;二是抓中化云龙“安全征程”的推广运用,积极引入借鉴外地先进的管理体系和理念,提升企业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抓实“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三是抓齐抓共管机制建设,建立《市级领导安全生产巡查制度》《安委会重点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市委常委联系督导街道、管委会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市级领导挂钩联系安全生产重点企业工作制度》等四项制度,市级四班子领导每月深入联系街道、管委会、分管部门和企业督导巡查安全生产工作。同时建立并严格执行工作信息月报制、安委会季度例会制、安全生产工作年考机制,落实《安宁市“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暂行规定》,明确36家安委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形成“领导推动、部门联动、考核促动”的“点、线、面”立体监管,铸就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四是抓安全生产分类分级管理和网格化监管,划分市、部门、街道、村(居)委会、生产经营单位五级网格,配备村(社区)安全专干,建立监管对象清单和监管责任清单,形成政府纵向分级负责、部门横向依责监管、网格人员定岗的安全生产监管网络,实现“责任全覆盖、监管无盲区”;五是抓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以手机APP、移动执法终端、移动互联网等为载体,隐患排查从线下传统查现场逐步向线上精准查责任落实转变,打造了“互联网+安全生产”主题品牌,360家线上监管企业一企一标备案率、隐患自查率达100%,隐患整改实现全过程在线闭环管理;六是抓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全市41%的工矿商贸企业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其中非煤矿山、危化品生产企业实现100%的安全管理标准化、过程管理自动化、运行监控信息化,安全风险有效降低;七是抓危化品攻坚及安全综合治理,顺利完成全国60个重点危化攻坚县攻坚任务,28家危化品重点企业关键装置设备、储存设施实现与安监信息化平台的视频实时监控,29家危险化学品生产、成品油储存企业实施安全综合治理工程,助推危化品安全监管再上新台阶;八是抓非煤矿山转型升级,着力攻坚克难,改造升级矿山47座、整合重组12座、淘汰关闭19座,全市矿山数量减少27座、下降33.33%,矿山企业逐步实现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信息化发展,安全生产基础进一步夯实。

严执法、敢亮剑,蓝盾执法护航经济发展

以铁拳执法、敢于亮剑的决心,打造“蓝盾”执法品牌。同时强化“执法先送法,监察先服务”的理念,以学习培训提升执法能力,以技术装备增强取证水平,以健全执法制度、“律师以案说法”、案卷评查等方式规范执法行为,成功创建昆明市唯一一个规范性执法试点县市。自2015年10月启动实施“蓝盾”执法工作至今,累计实施行政执法156起,其中经济处罚63起、警告19起、约谈59起、停产停业整顿10起、烟花爆竹查封扣押5起,收缴罚款293.1万元,有力规范了安全生产秩序,减少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了安全就是最大的效益,为企业的经济增长和健康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

勤履职、严预防,抓实隐患排查保一方平安

以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冶金工贸等领域“治大隐患、防大事故”为目标,突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聚焦风险点、主攻薄弱点、消灭空白点,制定出台《安宁市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隐患月查月改月报制度》《安全生产大检查长效机制管理系统实施方案》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为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规范化、长效化推进构建制度性框架。2015年以来,40余名安宁安监人累计实现检查排查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冶金工贸等企业2002家次,查出各类安全隐患5935项,并督促100%完成整改,确保了企业生产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强基础、重教育,以提升安全意识和技能筑牢事故防线

创新安全宣传方式,围绕企业需求、重要工作、专项整治、季节特点等定制培训,围绕事故防范针对性开展专题培训和讲座,高质量组织开展“学法送法”、“安康杯”知识竞赛、“身边隐患随手拍”、安全生产月、事故现场警示和案例警示教育等活动,举办各类安全教育及法规学习培训39期,受教企业职工及群众7800人,发放安全生产、交通、消防、建筑安全等宣传材料10万余份,引导企业职工以及广大群众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转变,使安全教育深入千家万户,惠及千企万民,从提升安全意识和技能方面进一步筑牢了事故防线。

严管理、正风气,锻造安全监管铁军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时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对24项制度进行“废、改、立”,搭建岗位自学成才平台,开展“庸、懒、散”专项整治,加强并抓实廉政风险防控。依托微信群、QQ群、视频教学等新媒介开展学习教育,丰富“三会一课”,建立预防职务犯罪联系机制,邀请法律顾问、检察官定期开展法律法规和预防渎职辅导讲座,顺利通过安宁市委巡查组的巡查,锻造了一支作风优良、廉洁高效、人民满意、敢于担当的安全监管铁军。

强服务、惠民生,塑造安全卫士新形象

强化服务理念,建立联系企业制度,全局40余名干部职工100%推行每月上门服务企业工作机制,指导企业加强安全生产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等,帮助企业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扎实开展“二帮一”扶贫结对,助力密马龙村12户困难群众脱贫摘帽。组织干部职工451人次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巡查帮扶,协调解决236处人民群众关心和反映的民生问题,走访300户社区住户,为安宁成功创建成为全国文明城市付出了安监人的辛勤和责任,树立了和谐安监的新形象。

通过抓实以上工作,2015年至今,安宁辖区非煤矿山、危化品、冶金工贸领域未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较大生产安全事故,一般性生产安全事故稳中有降,安全生产考核每年均处于昆明市县(市)区前列,先后荣获云南省五星级档案室建设、安全生产、禁毒、消防以及省第七届、昆明市第四届运动会先进集体,成功创建安宁市法治机关、昆明市文明单位、昆明市基层行政执法规范化示范点和昆明市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多项工作多次受到省市安监部门的表彰奖励,并在省市相关会议上进行经验交流,所创造的一些监管方法和经验在全省推广运用。2018年1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安宁市安监局获评“全国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系统先进单位”,并代表云南省6个获先进集体的单位出席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接受颁奖,用朴实、踏实、扎实,谱写出了一曲高亢和谐、昂扬奋进的安全之歌。

展望未来

2019年,按照深化党政机构改革工作推进,安宁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撤销并整合原有安监、政府应急办、公安消防管理、民政救灾、国土地质灾害、水务水旱灾害、农业草原火灾、林业森林火灾、防震减灾的地震灾害等有关职责新组建成立安宁市应急管理局,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全市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全局,对提高全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社会关注度高、人民期望值高,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作为新组建的政府工作部门,安宁市应急管理局仍将以问题为导向,以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目标,进一步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狠抓行业领域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突出精准出击、铁腕治理和效果巩固,做到防范在先、警惕在前。同时,健全完善应急指挥、救援、保障工作新机制,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和手段,提高风险感知的灵敏度、风险研判的准确度以及应急反应的及时度,有效提升防灾减灾救灾的能力和水平,全面推进应急管理工作新局面。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以保一方平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开拓创新、务实进取、敢于担当、争创一流,抓实应急管理、安全监管各项工作,为安宁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重要一极”,扎实推进滇中产业高地、现代花园城市建设保驾护航。

徐晓华

推荐文章  
· 昆明:嵩明县书法协会走进学校乡村厂矿
· 国务院安委办第三督导组赴滇开展安全生产工
· 云南省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 昆明市委主要领导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 腾冲市推动安全生产大检查长效机制
· 晋宁区安委办部署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
· 云南省安监局讲党课
· 文山市一医院手术中停止治疗被停业整顿
热门点击  
· 数字经济·物联网财富盛典暨佳联大数据千人
· 云南晋宁独特的传统风味石将军卤腐深受人们
· 走进云滇观古堂_讲述罕见瓷烟筒背后的故事
· 中国冰岛茶业集团美股上市分享会在云南普洱
· 合作共赢共创辉煌   云南佳联大数据集团合伙
· 2024数字经济一物联网-A1财富盛典暨佳联易生
· 贵州习酒·云南醉临风酒业有限公司 2024 中
· 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专家到会泽县危险化学品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媒体合作 | 电子邮箱 | 联系我们
广告热线:0871-63151829 订报及投诉:0871-63151956 内容纠错:0871-63151829 管理员信箱:ynfzbj@163.com
本报常年法律顾问 云南法闻律师事务所 电话:15808896978 联系地址:云南省昆明市高新区二环西路398号高新科技信息中心主楼
云南法制经济网制作、维护 CopyRight 2024 鸿昌传媒版权所有 滇ICP备13002880号-1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