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钱丙申 通讯员 陆明祥)文山州是全国唯一一个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 地区、山区、贫困地区、原战区”为一体的自治州。山区、半山 区面积占全州国土面积的 97%,岩溶地貌占 53.4%,石漠化面积占岩溶面积的 71.1%,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 58%。历史上曾多次出现过广南县坝美镇底先村委会科楼村小组与广西西林县西平乡八桥村委会八表屯、八达镇坡皿村委会弄汪屯山林 权属纠纷引发的群体械斗和上访事件,教训十分深刻。林改伊 始,州、县、乡各级党委政府紧密结合民族问题错综复杂、宗教问题热点较多的实际,抓住林权纠纷调解这一关键环节,突出民族团结主题,在宣传上加强引导,在力量上配强干部,在工作中加强指导,深入调研摸清情况,依法调处,严格程序, 规范发证,通过调处纠纷进一步落实林改政策,使林改在民族 团结、社会和谐中推进。
全州林业系统面对林权纠纷迎难而上,不断开拓思路,创新方法,有效化解长期存在的矛盾,秉承“人心稳定,林业稳固,发展健康”理念。通过成立矛盾仲裁机构 5 个,坚持确权发证“四不”原则与矛盾调解“四字”方针,深入摸底排查,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启动至今,全州范围内排查林权纠纷 8849 起,已调处结束8797 起,纠纷起数调处率 99.41%(协议调处率 97.19%),面积调处率 99.39%。涉及承包经营纠纷 2817 件数,已解决 2785 件,其中通过仲裁机构受理调解或和解的 1850 件,通过工作队、村组组织协调和解的 935 起。由于林权纠纷的及时调处,为全州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石,有效推动了全 州林改工作。截止,全州共确权面积 2318.66 万亩,林地确权率 97.38%,发放林权证 537681 本,确权到户率 86.6%。实现“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的改革目标。通过“明 产权、活流通、强服务、扶龙头、建基地”等措施推进完善配套 改革。2018 年末,林地经营权流转面积 48.93 万亩,流转出林地经营权的农户数 1206 户;实有抵押林地面积 181.11 万亩,贷款金额 46353.5 万元,受益贷款农户 3726 户。积极增强了群众“主人翁”责任意识,近年森林火灾明显下降,偷砍滥伐现象明显减少,把山当地种,把树当菜栽,山是绿色银行,林权证 是存折的意识深深地烙在林农心中。
借集体林权制度“还林、还山、还权、还利于民”的改革东 风,狠抓林权纠纷调处关键环节,始终突出民族团结主题,“和” 字当头抓林权纠纷调处,改变了过去部分群众存在的“大闹大解 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认识误区,使群众真正懂得了 依托各级调解组织,依法解决矛盾纠纷和化解社会难题,人民 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指数得到迅速提升。结合脱贫攻坚,以促 进林业产业发展为重要抓手,文山州通过实施退耕还林、陡坡 地治理、林下经济、石漠化生态治理、公益林生态护林员、生 态修复等林业重点项目,促进山区、半山区发展林业产业,带 动贫困群众发展致富。2018 年,全州林业总产值突破 105.7 亿元,农民人均从林业上的收入达到了 3463 元,群众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公众幸福感逐年提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化 解林权矛盾纠纷、发展林业产业为文山州民族团结、经济发展铺筑了一条幸福路。
编辑 张燕 校对 谢祖禹
主编 钱丙申 13888756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