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一名云南籍护士吴亚玲在武汉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二科工作间隙,在员工通道一个角落拨通了家人的微信视频,面向家乡昆明的方向,跟着电话那头传来的节奏“三鞠躬”,她用这样的方式参加了母亲的遗体告别仪式,随后强忍着悲痛的吴亚玲调整好情绪,转身投入了防疫的战场。
她没能为母亲送终,这是无法弥补的遗憾,然而,她明白唯有化悲痛为力量,尽职尽责做好手头的工作,尽快还人民安康才是对母亲在天之灵的最好告慰。
古人讲,“夫孝,德之本也”。习近平在新春贺词中也提到,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何为孝?为人子女,父母在世时能常陪伴左右,父母临终时,能亲自送亲人最后一程,是为孝。何为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国家有难,民族危亡之时,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是为忠。
仁爱忠厚的中华民族,自古就面临忠孝两难全的艰难抉择。为其艰辛,方显忠诚。自古以来,中华儿女在面临尽忠与尽孝的抉择时,却从未犹豫过,从未闪躲过。他们始终把在民族大义放在前面,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用行动诠释了为国尽忠就是为家尽孝。历史上,这样的英雄无不受人敬仰敬重。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北宋抗金英雄岳飞;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张自忠;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无数英雄儿女、革命烈士用血肉之躯筑起生命长城,换来今天14亿人的安居乐业。
和平年代,隐姓埋名三十年的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一生抱着“科技救国”的志向,投身核潜艇研究,1957年元旦他带着母亲常回家看看的嘱托阔别老家,1987年再见到母亲时已整整过去30年,母亲也93岁高龄,他讲:“人们常说忠孝不能双全,我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眼下,病毒来袭,全国各地以战时状态全面应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湖北同胞、武汉同胞生死攸关,国难当前,中华民族始终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各地医疗援助队奔赴湖北,各地救急救援物资纷纷运抵湖北,举一国之力全力支援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无数英雄儿女舍小家为大家,前仆后继、义无反顾的奔向前线。
他们何尝不是为人子女,为人父母,却把自己置身“枪林弹雨”,用凡胎肉体挡住病毒这个“洪水猛兽”。或许他们陪伴年迈双亲的时间少了,照顾尚小的孩子少了,心里不免内疚、自责。殊不知,这样不计生死,捐躯为国的精神和情怀正转化为最为宝贵的财富和力量,给家人无声的守护,给予孩子成长的动力。这场战役中,一个个平凡普通的医务工作者背后无不是父母孩子的支持和理解,要知道,家人和孩子都以你们为荣,以你们为傲。“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在国家利益、民族大义,人民生命安全面前,为国尽忠就是最好的为家尽孝。
作者:何江涛 李钰
编辑 张燕 校审 谢祖禹 主编 钱丙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