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赖端林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20/2/15 14:01:18 点击次数:30996 |
生病有感
一九六四年二月
少年只才十五岁,两年吐血太惊心。
长途人生竟如此,恰似月天急落星。
观洱 海
一九六五年八月
天水一相连,山村隐隐现。
海中几叶舟,展帆何天边。
近前闻渔歌,歌者尽开颜。
家乡有此景,何须羡蓬莱。
登龙门有感
一九六六年十一月
早闻昆明有龙门,而今龙门前置身。
千仞陡壁如刀削,百米岩路似接云。
一人凿成石梯门,万世诚心可作证。
无边滇池在眼前,有此胜景应感恩。
无 题
一九六七年四月
秋波乱人心,无语亦知情。
今日相见喜,别后梦里悲。
梧桐相待老,鸳鸯死不分。
愿隔千重山,同跳一颗心。
游蝴蝶泉
一九六八年四月
春风吹开花满园,群蝶追戏百花间。
清泉如镜照蝶影,双双对对一线牵。
生日有感
一九六八年六月
青松百尺高,英雄千年名。
须从枝叶长,血汗凝结成。
转眼十九年,忆昔心里悲。
人生能几何,三餐混两眠!
师范毕业赠同学
一九六八年十月
三载同窗情难分,一朝挥泪奔前程。
人生不易多歧路,提剑应除九天云。
月 夜
一九六九年九月
秋雨洗乾坤,清月照流水。
小楼天涯客,越山怀故人。
无 题
秋雨惊梦破,清泉愁声多。
微风衾枕寒,人分心相合?
自 勉
一九六九年十月
高山有青松,群傲耸苍穹。
不畏风雨侵,何惧雷霆轰。
岁寒知松柏,霜雪亦从容。
天天在成长,日日战山中。
过漾濞平坡沟头箐有感
一九六九年十月
高山起白云,低箐碧玉飞。
小径露草埋,遇水木自横。
深树听鸟鸣,烟飘见孤村。
羡赞深山景,游子竟忘归。
月 夜
一九七一年七月
月明远山轻,星走天际游。
临风吹玉笛,抒我胸中忧。
豪气盖四海,壮志在九州。
纵有千般难,奋斗永不休。
生日有感
一九七七年六月
二十八年回首空,少年风志如火红。
世事从未少登攀,岜知尽付东流中。
男儿生当作人杰,死亦阴间为鬼雄。
早知命运该如此,何必四处走蒿蓬。
注:此时是我人生最低潮期,故有此叹。1978年恢复高考,被云南大学政治系录取,命运从此得到根本改变。
醒时闻鸡鸣有感
一九八O年十一月
耿耿漫长夜,雄鸡最有心。
啼时三两声,唤来天色明。
无 题
一九八一年四月
两体合一体,两心融一心。
如若要分开,摧体又摧心!
写给老同学
二OO九年八月
岁月摧得容颜改,六十已步入老年。
人到此时无他求,平平安安再见面。
送煤 姑 娘
一九八五年一月
蹬一辆沉重的三轮,着一身带煤粉的工装。
把自己劳动的汗水,洒在长长的大街小巷。
劳累算得了什么,吃苦是我志愿心甘。
因为我清楚的知道,煤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母亲等着我的煤去煮奶,孩子等着我的煤去取暖。
大爹等着我的煤去熬药,大妈等着我的煤去做饭。
我像煤一样,有光的信念,火的心肠。
让青春和车轮一起旋转,把光和热送往四面八方。
感通寺,我心中的殿堂
二O一O年八月
天下名刹古寺千千万,唯有你,
座落在故乡苍山圣应峰下的感通寺呀,
尽管我远隔千里,身在异乡,
四十七年来,却总让我魂牵梦绕、挂肚牵肠!
你为什么对我有着磁石般的吸引力,
难道是因为你有什么神奇的力量?
还是你有天下无与伦比的楼宇殿堂?
应当说,都不是,
你跟平常的寺庙并没有两样。
之所以我对你刻骨铭心,始终难忘,
那是因为我们下关中学初54班的同学,
与你共渡了一段美好的少年时光。
曾记否,全班同学在庙里吃住、联欢?
曾记否,我们用清清的山泉梳洗、打扮?
曾记否,我们在庙外的山上玩游戏、“抓敌顽”?
曾记否,女同学唱的“清早起来轻轻把门开”的悦耳歌声,
至今还能在耳边回荡?
多么难忘的记忆啊,
多么美好的时光!
岁月虽逝,
情景依然。
四十七年后,
我们全班同学把感通寺重访。
我们像儿时一样的玩耍,
我们像儿时一样的跳舞、歌唱。
我们歌唱生活的美好,
歌唱纯洁的友谊地久天长。
我们忘记了自己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
仿佛又回到人生最美好的少年时光。
感通寺啊感通寺!
你给了我太多的欢乐,
从少年直到老年,我永远不能把你淡忘,
你是我心中的美好殿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