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3月6日全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
近日,人民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等媒体深入报道了怒江兰坪县兔峨乡脱贫工作队的故事,被老百姓亲切的称为“背包工作队”。当时,当地群众对易地搬迁存在着模糊认识,作为县纪委监委驻村工作队员们没有退缩,高喊:“看我的﹑跟我来”“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是当前全乡最重要、最紧迫的工作,我们纪检干部不能缺席,必须全程参与,全程监督”。期间,面临重重困难考验,他们没有畏惧,及时组建背包工作队深入村组开展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宣传,与农户交朋友,打消群众顾虑,开展精准执纪监督,帮助群众化解矛盾纠纷,赢得了群众的信任,贫困群众终于搬离了世代居住的大山,告别了“一方水土养育不了一方人”的日子,圆了群众的“安家梦”,为当今云南怒江地区在物质财富尚不充裕的情况下,如何依靠人类的精神力量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实现精神与物质的双交脱贫,找到了方法,提供了借鉴。“不等不靠不懈怠,苦干巧干加油干”这是这群人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生动缩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真实写照。
鲁迅先生说:“人生最大离的痛苦莫过于梦醒时发现无路可走,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挡在前面的这座大山,挡住了群众的致富的道路,可是挡不住工作队员让群众脱贫致富的决心,敢让日月换新天是他们出发时的诤诤誓言。“背包上山﹑牵手进城”需要的是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克服困难的毅力,更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勇于担当﹑敢于挑战,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等精神的具体体现,这个时代最需要的就是这些精神,这些精神永远不会过时,是激励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不可或缺的重要精神支柱。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精准扶贫,才能精准脱贫,加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十分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纪检部门是习总书记的忠诚卫士,是党的忠诚卫士,只有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依靠集体的力量,团结起来才有希望,团结才能战胜自然。不断适应形势的发展和工作任务的要求,与时俱进,抓主工作的堵点﹑卡点﹑痛点﹑难点。聚集主业主责,盯住关键环节,建立长效机制,完善监督措施,开展专项治理,精准实施监督,资金和项目到哪里,管理和监督工作就在哪里。确实解决好漠视群众利益的问题,打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不断完善工作运行机制,不断研究和解决碰到的具体问题,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云南纪检监察工作的“辨认度”﹑“贡献率”。让群众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更有信心和干劲,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天上不会掉馅饼,幸福不会从天降”。脱贫攻坚到了最关键时刻,我们不能有累了﹑歇一歇的想法,越是最后越要一鼓作气,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自加压力﹑自加动力,坚定脱贫攻坚的必胜信念,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走上幸福路。
作者:云南省纪委省监委 何江涛
编辑 张燕 校审 谢祖禹 主编 钱丙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