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雷光柱的示范带动下,全村产出椪柑和甜柿果。
(记者 钱丙申 通讯员 李胜娇)文山市小街镇新田村,是一方可以做深呼吸的桃源。晚春四月,绿色洒满新田村山上山下,各色花朵在山间野外绽放,透着股股生机活力。这是身处文山州与红河州交界处的一个小山村,也是小街镇管辖范围最远的一个自然村。绿色之中,错落的民居、村镇、果蔬基地等十分抢眼。山里人期盼的美丽幸福家园正徐徐铺开。而在背后默默铺展美丽画卷的是“老雷”。村里人说起新田村党支部书记雷光柱,都会竖起大拇指,亲切的称呼他为雷书记。作为村里的致富能手雷光柱凭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和灵活的经济头脑,成为致富带头人,他用科技兴农、以科技帮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乡村振兴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
新田村党支部书记雷光柱带领村民致富
一人富不算富 携手群众奔小康
1987年,初中毕业的雷光柱因家境贫困,不得不退学回家。为改变家庭的贫困状况,他左思右想,结合本地的荒山资源,动员父亲卖掉家里牲畜,并向亲戚朋友东拼西凑借得6000多元,租了85亩荒山,加上他家的43亩荒山,种下了4.2万株杉树苗。杉树种下的头两年,他在林地里套种玉米,并用玉米发展养殖业。功夫不负有心人,雷光柱很快还清了借款,并成为新田村的首富,让当地群众羡慕不已。2000年,雷光柱的成绩得到了全村人的信任,群众推选他为村小组长,希望他成为群众的致富带头人。2001年他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雷光柱觉得“一个人富不算富,要全村富才算富”,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村民小组长,有责任带领全村群众一起走致富之路。一次偶然的机会,雷光柱陪妻子回老家屏边县探亲,发现当地有种椪柑的传统,且种出来的椪柑口感特别好,很受市场欢迎。2001年11月,雷光柱组织村里群众到屏边县五家店村、马关县塘坊村、广南县堂上农场及砚山县平远镇考察椪柑的种植和销售情况。眼见为实,全村农户一致同意发展椪柑种植,并到石屏县五家店村买来1.2万棵椪柑苗,当年就种下了70亩。为了不影响到群众吃粮,他动员村里群众在椪柑树下套种早辣椒、茄子、南瓜等反季节蔬菜,保证了群众日常生活开支。2005年,椪柑树开始挂果,当年收获椪柑2.4万公斤,收入5万余元。群众尝到了种植椪柑的甜头,决定扩大椪柑种植规模。
2002年,雷光柱听说有一种日本柿子从树上摘下来可以直接吃,就到处打听哪儿有这种柿子树苗,想引进来试种。雷光柱和村里群众分头打听,终于在开化镇灰土寨找到了这种名叫日本甜柿的柿苗,当年全村共买了1700棵苗各自种到了承包地里。2007年,甜柿进入挂果期,由于新田的气温相对高,柿子早上市,价格高出近一倍。于是他组织村民自己育苗,于2008年发动群众种下了280亩甜柿。2005年,引种的甜柿刚开始挂果,就遇到了严重掉果,雷光柱通过小街镇政府与文山州农校联系,农校的副校长江洁到村里来给群众上了1天的技术辅导课,村里人终于解开了心中的困惑,也感受到了科技知识的力量。雷光柱致富不忘群众,想群众所想,解群众所难的精神,群众都看在眼里。2006年,他又被支部党员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2014年,在雷光柱的示范带动下,全村产出椪柑和甜柿果实约1600吨,创收约300余万元,种植生姜收入约300余万元,收入最高农户达40余万元,最低也有9万余元,使新田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雷光柱走规模化经营,市场化、品牌化运作道路。
要想富先修路 百姓福祉扛在肩
2009年,新田村被列入“一事一议”项目村建设,得到了国家3万元的补助。另外,雷光柱个人多方筹措到2万元资金,加上群众自筹的8000元,硬化了村内道路,极大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2014年2月,为进一步扩大村内产业的发展,雷光柱又争取到了2.1公里的进村道路硬化;2014年7月,他带领全村村民安装了11盏路灯,解决了村民晚上“出门难”的问题;2014年9月,为了改变全村的村容村貌,他积极向政府申请,为村内9户人家更换了彩瓦,为构建和谐、美丽村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5年6月,以雷光柱为理事长的文山市那么果河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目前合作社共有社员251户,其中:建档立卡户涉及二河沟村、银厂街村、新田村、新寨村4个自然村28户。现主要种植日本甜柿280亩,椪柑3800亩,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凸显。
“自己富不如大家富”这是雷光柱心底最真实的写照,通过种植农产业生活逐渐富裕起来的他并没有忘记帮助村民有困难的人。他将所学到专业知识、技术无偿传授给村民,并将合作社出资购买的果苗无偿发放给村民,让村民跟着自己一起走上致富的道路。他还帮助村里的果农搭建技术、市场信息服务交流平台。在他的努力下,目前4个自然村28户建档立卡户也累计流转土地发展水果产业160亩,其中有40余亩已进入盛果期,余下120亩预计将于2022年进入盛果期。待全部进入盛果期后,将为当地老百姓增加经济收入达48万元左右。
新田村村民邓金柱是该村的建档立卡户,他高兴的给我们算了一笔帐“我家现在共种植椪柑13亩左右,目前已进入盛果期,按照每亩4000元计算,一年也有毛利52000元左右;种植日本甜柿12亩,目前已进入盛果期,按照每亩6000元计算,一年也有毛利72000元左右。除去各种成本费外,一年下来也有7万多元的收入。
“闲瑕之余,还可以到该基地打零工,主要帮助该果园施肥、除草、修枝等工作,每天也有80元的收入。一年最少可以打180天的工,这样一年加上种植收入,累计也有近20000元的经济收入”。杨正雄是银厂街村的建档立卡户,如今,他家的日子就像梁弄大糕般蒸蒸日上,越过越好着。
建现代示范园 血汗浇灌致富花
为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趋势,雷光柱于2016年引进现代农业智能监测系统,通过在种植区域内安装全方位高清摄像机、采集器等,通过系统实时监控,可以对种植作物的生长情况、投入品种使用情况、病虫害防治情况进行视频监控,实现现场无人职守情况下,对种植作物生长状况的远程在线监控。同时,对种植环境的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光照度、二氧化碳浓度等信息进行全面数据采集,从而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农业专家将会根据参数的变化实施远程调控或自动控制温控系统、灌溉系统等现场生产设备进行调试,从而保证种植的柑橘、日本甜柿在最优质的环境中生长,满足消费者对水果无公害安全的需求。
通过科技种植的水果质量是得到大大提升,但是由于水果成熟期相对较集中,导致销售困难、价格下降,面对困难和问题时,雷光柱首先采用技术不断优化果品结构,以品种结构的错峰上市来应对市场需求,其次在镇政府的帮助下,通过网络发布种植产品的销售信息渠道。同时,雷光柱还积极与外部联系,打开销售路子,目前除了文山本土商贩外,还引来了四川成都、重庆等外省商贩。部分产品还远销到新疆的乌鲁木齐、云南的香格里拉以及越南等地。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雷光柱谈起这些年的发展经历,他说“我是共产党员,我带头”。近年来,他是边干边学边教,有种植过程中的辛苦,也有收获中的喜悦。按照雷光柱的构想,下一步,将对二河沟、新寨等周边村寨适宜种植土地纳入种植范围,走规模化经营,市场化、品牌化运作道路,不断赢得市场话语权。并向上级政府争取资金改善种植区水利及修建机耕路,届时将形成万亩水果种植区,为小街镇经济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同时,计划沿那么果河下游发展橘类品种,上片区发展柚子,总种植面积预计达13000亩,涵盖4个村委会13个自然村600余户农户,再新修3条5公里道路,使其扩大成为集甜柿、橘类产供销一体化、生态观光旅游基地为一体的新型农业合作社。
小小产业,大大乡情。这就是雷光柱的大爱情怀,一位把所有精力投入到转型发展、民生保障事业的“痴人”。在热气腾腾的棚室,在热火朝天的建设一线,在这片火热的乡土上,他正挥洒着汗水。“我是党员,我带头。”朴实无华的一句话彰显了雷光柱作为一位党员的担当与忠诚!是的,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相信不久的将来,所有贫困户将会脱掉“贫困帽”,戴上“致富帽”。
编辑 谢祖禹 教审 吴鲜 主编 钱坤桦
新闻热线:137591883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