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的中国女性是什么样?女性应如何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如何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一系列有关第四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的调查内容是亿万妇女同胞热切关注的话题,也是有幸生活在当下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值得我们妇女同胞理直气壮地直面和探讨的时代课题。

古代女性:神话和史诗般的存在
女性的存在,从远古至今,在人类发展史上就有着不可或缺、至高无上的社会地位。传说中,盘古开天辟后,世界一片荒芜,女娲的出现,为大地创造了新物种——人类。人类从此繁衍生息,蛮荒的大地开始有了生机。女娲黄土造人这一动人的神话故事伴随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世代流传。
而真实的人类发展史是由猿演变而来的。我国最早的原始人是170万年前云南元谋人,随后是陕西蓝田人,北京类猿人……在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代,女性与大地是神一般存在,作为生命之源,神的形象几乎被女性垄断。例如,巴比伦的伊希塔神、希腊的盖亚神、埃及的伊西斯等女神都是世界的主宰;英文中“祖国”(motherland)是“母亲”(mother)和“土地”(land)组合而成;在中国,“祖国母亲”更是连名词,成为历史久远的文化传承,也深深烙下女性与土地同样重要的崇拜印记。
随着人类社会的分工和进化,男性在体力劳动和农业生产领域占据绝对优势,土地成了贫富的象征,原先与土地一样神圣的女性逐步丧失了原有的自主地位、人格、权利,慢慢沦为家庭和男性的奴隶,成了财产的象征和掠夺的对象。几千年的封建礼教还不断给女性套上“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的伦理枷锁,将女性的双脚束缚成“三寸金莲”,拧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裹着小脚,抱着小孩”的男性附属品,更提出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可笑要求,甚至连姓名都没有,只能依附于夫家的姓氏“相夫教子”……
尽管如此,纵观中国历史,无数优秀女性没有因此沉沦在强势的男权社会中,他们奋起抗争,冲破“男主外,女主内”的陈规蹈矩,比如女皇武则天,军事家妇好,替父从军的花木兰,才女卓文君、李清照,技术匠人黄道婆等等耳熟能详的女中豪杰。她们出类拔萃,树起时代的标杆,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翻卷出无数闪耀于世的精彩浪花,有的悲壮而凄美,有的伟大却饱受争议,试想如果她们生活在现代,她们盖世的才华能在当今波澜壮阔的舞台尽情施展,不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增光添彩,更为推动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贡献巾帼力量。

现代女性:感恩时代赋予的自由和平等
浩瀚的历史,犹如一面光可鉴人的镜子,照见上下五千年华夏文明史,每个炎黄子孙无不为之骄傲。在华夏广袤的大地上,我们的祖先历经磨难,从远古走到现代,从蒙昧走向文明,女性亦从卑微走向智慧,依附走向独立。
妇女地位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以宪法和其他一系列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妇女的地位和权利,妇女不再“缠足”,不再只能“夫唱妇随”,中国妇女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解放和新生。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妇女能顶半边天,谁说女子不如男;坚毅,勇敢,不服输,吃苦耐劳,善良宽厚……都是对新时代女性的褒奖。时代在发展,新时代给予每位女性平等追梦、圆梦的机会,无数女性不断觉醒,把岗位当作人生奋斗的舞台,逐梦的星途,以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以拼搏奋斗书写精彩人生,女性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及社会地位与日俱增,半边天力量得以充分释放,越来越多的女性广泛参与到国家治理体系和以小家风发挥大“治”慧的社会事务中。即使在科学殿堂的最顶端,女性柔美的身影也随处可见。医学家林巧稚,理论物理学家王承书,天文学家叶叔华、被誉为“中国科学殿堂最美的女人”的物理学家谢希德、 “中国的居里夫妇”的核物理学家何泽慧,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荣获“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的陈薇等等。
疫情是一次大战,更是一次大考。面对新冠肺炎这一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李兰娟院士、陈薇为代表的一批批优秀女性,临危不惧,毅然奋战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一线,各行各业的妇女同胞挺身而出、爱岗敬业,从重症病房争分夺秒的救治,到城乡社区群防群控的坚守,从流水线上加班加点的生产,到科研实验室夜以继日的攻关,一个个“她”迎难而上、冲锋在前、顽强拼搏、日夜奋战,有的被病毒感染,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她们以无私无畏的姿态,与男性并肩战斗,留下了一个个值得铭记的闪光时刻,生动诠释了“危难时刻,女性从不缺席”的昂扬斗志和社会价值。
柔肩亦堪重担,巾帼不让须眉。在这场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的战“疫”中,陆良县担任疫情防控常务副指挥长,即将卸任副县长的张云焕从疫情应急防控到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从精准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从做好常态化防控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各个关键时期,她毫不懈怠,冲锋在前,坚守奔走在最前线;陆良县医务人员主动请战,在11名星夜驰援武汉的应急医疗队员中,有9名是女性;陆良县在册护士2063人中,女性护士就有2044名;陆良县志愿穿上红色马甲,走上街头劝导民众的女性占据一半以上;主动捐款捐物支援疫情防控的女性有很多。放眼全国,据不完全统计:全国4.26万名医护人员中,女性医务工作者就占2.8万名。在湖北抗疫一线,女性医务工作者多达数10万名,山东支援湖北医疗队近六成是女性,这些抗疫一线的“铿锵玫瑰”撑起战疫的“半片天”。

女性当自强:愿做木棉树,不做凌霄花
巾帼逢盛世,扬帆再启程。历经一代又一代伟大女性的不断抗争和努力,在党的领导下,我们才拥有今天的妇女权益和妇女地位,才有各行各业妇女同胞们乘风破浪的动人风景,并在各个领域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发表了很多关于妇女和妇女工作的重要论述,是所有妇女同胞奋进的精神旗帜。“共建共享一个对所有妇女、对所有人更加美好的世界”,这既是铿锵的承诺,也是深情的嘱托。今天的女性,女性的社会地位比任何时期的女性都更加自信,更加有位有为。第四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目前在全国各地展开全面调查,这是全国最具规模、权威性的重要国情调查、妇情调查,也是党和国家对全国妇女关爱的一项重要举措。
为确保“十年一遇”的全县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工作圆满完成,陆良县妇联从7月初至8月中旬,就先后在中枢街道、同乐街道、马街镇、三岔河镇、芳华镇5个省级抽样点的村(社区)分别举办问卷调查培训,和家风家训培训、“感党恩、自强脱贫”及绿色生活最美庭院主题实践活动等各类培训。
在中枢培训现场,100多名妇女代表和参与本次入户问卷调查的几名乡镇妇联调查员参加了培训。王小丽是这100多名妇女代表之一,她积极参与妇女社会地位的模拟调查,并热衷于在每次类似这样的培训会议上,现场教授身边的妇女同胞进行家政培训,使越来越多的女性从收拾家务,打整好自己的庭院开始,树立女性勤俭持家、独立自强的女性形象,从而引领身边更多的妇女同胞走出家门,逐梦人生。

初秋新庄,清风习习。走进坐落在小百户镇新庄村王小丽的清馨家政服务公司,干净整洁,花香迷人!这是下岗工人王小丽白手起家,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用心付出,成长起来的家政服务公司,成长至今,已是曲靖市家政服务行业协会的常务理事单位、诚信优秀企业。
2005年,王小丽从陆良县水泥厂下岗后,她没有特殊技能,更没有高学历等优势。在失业失望面前,王小丽重拾信心,挨家挨户去义务帮人收拾家务,递送名片,一度被认为是骗子,遭遇创业路上的各种误解和屈辱。慢慢地,才得到很多客户的接纳和认可,逐步打开了家政服务的市场,如今、她和她的团队承接了银行、行政等重要单位办公大楼的保洁工作,成为陆良家政行业中的佼佼者。

王小丽在做好家政事业的同时,还先后参加市县家政服务养老护理技能大赛、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等各类竞技比赛,荣获保洁员技术能手、“积极奉献”先进个人等各种荣誉表彰;2015被云南省妇联授予巾帼建功标兵。从2013年起,她作为陆良县的妇女代表多次参加省、市、县妇女代表大会。
荣誉等身的背后,是王小丽十年如一日的初心映照,是信念和能力的淬炼交织,更是丈夫杨坤林默默的支撑担当,“她事业心强,平时各种培训、开会、比赛等活动都需要她的参与,我就做好业务,打点好公司,让她放心!”丈夫朴实的言谈,让我们深深感悟到一个成功女性的背后,必然有一位为她撑伞的男性体贴入微,护她周全。

王小丽的创业之路洒满艰辛的汗水,更收获幸福和幸运。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女性,却没有那么幸运地可以遇上一个甘愿为她撑伞的男人,多少女人还活着“被男人掌控”的世界里。没有伞和为其撑伞的女性,要兼顾职场和家庭,甚至要养活全家,更要学会努力奔跑,而在奔忙中不被理解和认同的女性也比比皆是。
多年前,舒婷的《致橡树》将女性的形象与男性比肩而立,相互依靠又相互支持,为女性独立平等、醒悟崛起发出最强音。女性想要得到承认,就要勇敢争取生存和生活的自主独立,平等对话的合法权益。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的张桂梅老师被尊为大山女孩的“守护神”。多年来,她以己之力,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中学,艰难办学可见一斑。后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下,改写了1645名孤苦女生的命运,践行着“只要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挽救一个女孩,女孩受教育,可以拯救三代人”的赤胆忠魂。

没有妇女,就没有人类,就没有社会。在陆良,甚至在全国,像王小丽这样的创业女性不计其数,像张桂梅这样的优秀教师也一定会越来越多。她们低头柔情似水,抬头坚强如刚,她们每天做对家庭有意义,对社会有贡献的平凡小事,他们用巧手编织着爱,用勇气创造着美,用奋斗赢得美好生活,并让身边越来越多的女性沐浴和感染在积极向上的追梦路上。

奋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站在新的起点上,作为女性,我们倍加期待本轮妇女社会地位的调查结果,更寄希望于各级妇联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省有关文件精神,如实入户调查,上报真实数据,传递受调查者声音,发现和挖掘更多杰出女性的闪光点,讲好女性故事,以实际行动为党和国家坚持和完善促进男女平等、妇女全面发展的制度机制提供重要依据,以调促进,更好地回应广大妇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每一位女性都有人生出彩和梦想成真的机会,以实际行动建功新时代,贡献巾帼力量,共同谱写更加辉煌的华丽篇章。
图文/ 李志瑶
编辑 吴敏昆 校审 邵艳彬
主编 钱丙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