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时事 云岭安全 文化教育 森林云南 关注民生 医疗卫生 名家书画鉴赏 企业形象 饮食文化 诗歌散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云南法制报经济聚焦_云南法制经济网 >> 文章中心 >> 新闻时事 >> 正文
云南:文山市搬迁安置工作2020年彰显满意成绩单
作者:李胜娇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21/1/25 20:55:26  点击次数:3009

文山市移民搬迁搬出幸福新生活——市搬迁安置办在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中被评为市级先进集体单位

 

真情搬迁,百姓心暖。2020年,文山市搬迁安置办公室大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做好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党的建设、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民生保障及疫情防控、爱卫专项行动等多措并举,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各项工作交出了一份合格的政治答卷。

  

搬迁发展兼顾 建设幸福工程

 

移民搬迁绝不是简单搬迁异地,关乎民生福祉、基层稳定,自德厚水库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开展之初,市搬迁安置办就提高政治站位,加强规划引领,将移民搬迁和安居乐业紧密结合起来。根据《云南省文山州德厚水库初步设计阶段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报告》,德厚水库建设征地总面积12605.24亩,截至202012月底,累计完成永久性建设征地11421.88亩、完成临时征地850.98亩;涉及生产安置的德厚、红甸、马塘3个乡镇已完成签订生产安置到户合同2823户,占应签订2850户的99.05%;涉及搬迁安置人口10414868人已全部完成搬迁入住。

 

移民搬迁后,确保能致富,发展产业是关键,市搬迁安置办创新理念,提前谋划,先后引进草莓科技示范园项目、经济林果及花卉药材种植项目、广东玛瑞斯服装有限公司建设、马镇镇杨梅山庄服装扶贫车间项目、文山市文祥马西蘑菇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打造康家寨安置点巴西菇集约化种植基地项目,在摆依寨水库移民安置点民族服装服饰加工项目、生态猪养殖项目和水果种植等项目。项目的实施,可有效解决移民因投资不足而导致配套设施不完善、移民产业单一、增收致富困难的问题,实现移民搬迁安置与移民后期扶持产业同步见效的目标。同时,从库区移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状况出发,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改善乡村宜居环境的要求,规划好水库移民美丽家园建设工作,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原地建设与异地搬迁相结合;坚持政府引导、移民自愿,统一要求与尊重差异相结合;坚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改善环境与促进发展相结合,通过一村一策、整村推进,切实改善移民人居环境,提高生活水平。

 

“下一步,将充分发挥库区生态优势、风光美的资源优势,坚持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旅则旅、宜商则商,大力发展优势和特色产业,引导和帮助移民依托资源优势开展种植业、养殖业、服务业、二三产业和生产加工产业,组建移民专业合作社,大力培育移民专业户和家庭农场,发挥龙头企业领办的技术、市场、管理优势,突出‘一村一品,一户一业’发展壮大移民村组集体经济和特色产业。”市搬迁安置办分管后扶产业副主任周淳向我们介绍。

  

创宣传大格局 推进移民搬迁

 

2020年,市搬迁安置办大力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突出提神鼓劲,做好主题宣传;突出项目带动,做大做强后扶产业繁荣发展;突出典型事迹,讲好身边故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新时代搬迁安置工作追赶超越新篇章。

 

为讴歌新时代“西畴精神”,当好“西畴精神”的先行者、实践者、推动者,全面推动弘扬新时代“西畴精神”深入开展、全面开花,市搬迁安置办以《淬炼“西畴精神”,助推移民搬迁》为题,参加全州举办的弘扬新时代“西畴精神”演讲比赛,该作品通过学习对照新时代“西畴精神”,对文山市搬迁安置办公室的主要职能职责、工作重点内容及水库移民干部队伍进行简要介绍,凸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山市水利搬迁安置及后期扶持工作的显著成效,以及水库移民进程中各民族团结和谐共创共建小康库区美丽家园的积极态势,并展现了新时期水库移民干部昂扬奋进的精神面貌。通过决赛预赛的激烈角逐,参赛选手赵雄飞同志取得了全州第二名的好成绩。同时,为加大各项重点工作宣传力度,市搬迁安置办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为武装,以正确的舆论为引导,以优秀的作品为鼓舞”的原则,抓重点、挖特点、扬亮点,重点对脱贫攻坚、后扶产业、综治维稳、民族团结、移民群众产业就业等重点工程建设进行全方位宣传报道。截止202012月底,累计向社会各界新闻媒体报送各类新闻稿件、工作纪实达62篇,其中《行业扶贫结硕果 山乡绽放“致富花”》《文山市圆满完成2座新建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人口核定登记工作》《德厚大型水库导流洞封堵成功》《文山市3000亩桃园成聚宝盆流金淌银》《让各民族像石榴子一样幸福相拥》《他是一面鲜亮的旗帜》《扶贫路上的“铁娘子”》等新闻稿件被学习强国采用4篇,最高点击率达40余万人次;被云南法制报、云南政协报、云南省搬迁安置办、看点快报、腾讯新闻等主流媒体累计采用76篇(次);被文山日报、文山电视台、文山融媒体中心、文山市政府等媒体累计采用42篇(次);被文山市文联、文山市脱贫攻坚指挥部专稿采用6篇(次),所有稿件采用率达98%。稿件的采写为市各级领导了解移情民意、科学决策和指导工作发挥了关键作用。市搬迁安置办也被省搬迁安置办评为“2020年度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单位”,其中1名同志也被评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践行初心使命 推进乡村振兴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这一年,文山市搬迁安置办公室充分发挥职能优势,积极作为、主动担当,为脱贫攻坚贡献智慧和力量,在这场时代“大考”中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2020年,在抓脱贫攻坚工作中重点从为民服务解难题、强化设施补短板、提升群众满意度、抓好卫生村容村貌等方面进行突击完善。一是为民服务解难题。在挂钩扶贫过程中,市搬迁安置办发现挂钩村自来水管道老化、破损,导致水压不稳、水管跑冒滴漏等问题时有发生,为切实解决这些影响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用水问题,我单位积极帮助挂钩村自来水管网进行改造。目前,共铺设各类口径管道线7000余米,户表改造150户,各类口径管道抢修30余次。同时,为新田村解决100吨滞销柑橘,由于今年受疫情影响,柑橘价格并不好,甚至没有客商进村收购,市搬迁安置办在得知村民为此发愁时,积极与州市电视台、融媒体中心联系,通过抖音、微信平台公众号、电视台巡回播放等方式,为村民打开销售路子,目前除了文山本土客商外,还引来了云南的香格里拉、四川成都、重庆等外省客商,部分产品还远销到浙江、上海等地,产品打开了销路,为当地村民挽回经济损失达20余万元。二是强化设施补短板。为补齐短板,大力改变深度贫困村面貌,市搬迁安置办结合行业脱贫工作实际,将移民同步小康放在第一位,在资金比较困难的情况下,积极向上级争取82万元水库扶贫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解决水库和移民安置区脱贫攻坚设施弱项及短板问题,重点对马塘集镇、杨梅山庄、花庄、播烈、红甸康家寨头、摆依寨水库共6个移民安置点采购安装垃圾箱和垃圾桶、建设文化广场、整治环境卫生提升及绿化美化改造,修建活动室设施配套等。三是提升群众满意度。截止2020年底,市搬迁安置办累计投入资金66万余元,主要用于补助挂钩的二河沟、银厂街、新田3个自然村维修道路、改造卫生公厕、修水池、接水管、房屋改造、产业发展六有补助、科技培训、环境卫生整治等。四是抓好卫生村容村貌。在完成挂钩村危房改造基础上,市搬迁安置办将整治环境卫生纳入村规民约,统筹推进贫困村圈舍、厕所、厨房等居住条件环境,实现了“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全覆盖,现村庄脏乱差和农户乱摆乱放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人居环境整体得到提升。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市搬迁安置办全体党员干部全力以赴、只争朝夕,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初心和使命,为当地老百姓办了一件件好事、实事,由于各项工作抓稳抓实,市搬迁安置办在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中被评为市级先进集体单位。

  

抓好联防联控 守护生命健康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市搬迁安置办全体干部职工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为深入开展好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确保全面“战疫”责任、监管责任落到实处,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全体干部职工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委、州委和市委决策部署,及时抽调机关、德厚水库和摆依寨水库40余名干部职工轮流分3个工作组配合交警、公安、交通、卫生等部门在马塘高速路口执勤防控,保证24小时人员在岗在位,他们在值守中,坚持迎风冒雨引导过往车辆乘坐人员下车登记,量体温、查看通行证明等,与过往人员一米内打交道,冒着风险零距离苦口婆心做宣传工作,督促没有戴口罩的驾驶员和车内人员戴上口罩,防止新冠肺炎病毒交叉传染。累计检查车辆达858辆,检查人数达1641人;排查马塘镇对省外入滇人员5091人,湖北入滇人员排查60人,武汉入滇人员排查41人,与湖北、武汉返乡人员有亲密接触160人。当疫情在全国肆虐蔓延之时,市搬迁安置办值守人员视党组织命令为信号,视疫情形势为命令,长时间精神上高度紧张,身体高度疲惫,他们舍小家、顾大家,有的党员在疫情防控卡点执勤33夜没顾家人,他们用实际行动在风雨中上演了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奉献,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20208月以来,市搬迁安置办积极参与到全市爱国卫生“七个专项”工作中,挂钩1个责任网格,累计出动干部职工70余人(次),入户宣传120余户(次),入商铺宣传130余户(次),开展7轮入户和入商辅应知应会宣传发放,开展6次责任区和责任河段垃圾清理,累计清理道路5000余米、污水沟1600米、河道1500米,处理垃圾1.8吨、卫生死角40处。专项行动的开展,让曾经的“不文明习惯”得到遏制,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也不断得到提升。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新的一年,市搬迁安置办全体干部职工将站在蓄势待发的新起点,凝心聚力,把精力集中到狠抓各项工作任务落实上来。乘着东风,德厚水库安置区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的画面正徐徐铺展。与此同时,市搬迁安置办挂钩扶贫点群众自立自强的精神、迎难而上的品质、感恩奋进的思想,也将在当地群众中扎根生长。

作者 李胜娇

编辑吴敏昆 校审邵艳彬 主编钱丙申

推荐文章  
· 昆明:嵩明县书法协会走进学校乡村厂矿
· 国务院安委办第三督导组赴滇开展安全生产工
· 云南省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 昆明市委主要领导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 腾冲市推动安全生产大检查长效机制
· 晋宁区安委办部署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
· 云南省安监局讲党课
· 文山市一医院手术中停止治疗被停业整顿
热门点击  
· 数字经济·物联网财富盛典暨佳联大数据千人
· 云南晋宁独特的传统风味石将军卤腐深受人们
· 走进云滇观古堂_讲述罕见瓷烟筒背后的故事
· 中国冰岛茶业集团美股上市分享会在云南普洱
· 合作共赢共创辉煌   云南佳联大数据集团合伙
· 2024数字经济一物联网-A1财富盛典暨佳联易生
· 贵州习酒·云南醉临风酒业有限公司 2024 中
· 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专家到会泽县危险化学品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媒体合作 | 电子邮箱 | 联系我们
广告热线:0871-63151829 订报及投诉:0871-63151956 内容纠错:0871-63151829 管理员信箱:ynfzbj@163.com
本报常年法律顾问 云南法闻律师事务所 电话:15808896978 联系地址:云南省昆明市高新区二环西路398号高新科技信息中心主楼
云南法制经济网制作、维护 CopyRight 2024 鸿昌传媒版权所有 滇ICP备13002880号-1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