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时事 云岭安全 文化教育 森林云南 关注民生 医疗卫生 名家书画鉴赏 企业形象 饮食文化 诗歌散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云南法制报经济聚焦_云南法制经济网 >> 文章中心 >> 新闻时事 >> 正文
云南土地整治“藏粮于地”:乌蒙山“坡旱歇地”变“沃土良田”
作者:缪超军  来源:中国新闻网  更新时间:2021/6/20 11:49:04  点击次数:1819

鸟瞰乌蒙山,万壑千岩、壁立千仞。生活在这里的人,曾经靠天吃饭、土里刨食……54岁的杨有才就是其中一位,“以前啊,地里只能种点玉米、土豆,玉米穗不会超过两指长,收成多少全要看老天爷!”

 

杨有才家住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旧城村,这里处在乌蒙山区,地无三尺平。他家一共有17亩土地,看似不少,但坡度约45度的土地占13亩,坡度约25度的土地占4亩。在乌蒙山,这样的土地结构稀松平常,过去较长一段时间里,当地农民习惯倾斜着身子“爬”在地上劳作。而在坡度最陡的土地上,农民则在腰间系一根绳子,冒险去收获些许玉米。

 

“这里土地不仅陡峭,还严重缺水,每年都要看老天脸色赏饭吃。”杨有才告诉记者。因此,乌蒙山被外界称之为“苦寒之地”。

 

地处云南、贵州、四川交界处的乌蒙山,是中国11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贫困情况最为复杂的地区之一。过去五年中,乌蒙山片区是中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云南昭通、昆明、曲靖、楚雄下辖的15个县市均位于乌蒙山核心区,总人口876.93万人,耕地113.93万公顷,占云南耕地总面积的18.35%。脱贫攻坚开启前,这15个县市中有10个中国国家级贫困县,5个云南省级贫困县,贫困人口约173万人,占云南全省贫困总人口的36%,贫困发生率高达19.76%

 

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国土规划整理中心高级工程师唐明辉告诉记者,乌蒙山地区人多地少,耕地基础设施不配套,多为产出低下的坡旱地歇地,“因此,必须实施大规模土地整治,提升土地质量,以土地为最大‘本钱’,实现群众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的目标。”

 

2012年,中国国务院编制了《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指定原国土资源部作为乌蒙山区域扶贫攻坚牵头单位。2018年,云南省上报乌蒙山国土整治重大工程,获自然资源部立项支持。

 

唐明辉介绍,项目预算总投资14.02亿元,土地整治建设规模46.4万亩。工程内容包括: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村庄整治等。目前,项目预计完成建设规模56.1万亩,预计完成土地平整(坡耕地治理)16.65万亩,各类沟渠1916.41千米,田间道路1968.04千米。

 

杨有才的土地被纳入“治理”对象。“挖掘机开到地里,深翻起土层,用石头填平,再把土层盖上去……”他回忆当时土地治理的情形,他家坡度约25度的土地变为了平地,旁边配套建设了水渠、田间道路;坡度约45度的13亩土地,在国家的支持下退耕还林,均种上了果树。

 

杨有才说,土地治理后第一年产量有所减少,“但第二年开始,玉米穗比之前多长了一指,亩产从原来的500公斤,增加到700公斤。”

 

唐明辉称,通过国土综合整治,有效解决了乌蒙山区域农田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少、差、缺的问题,提升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预计建成25.03万亩高标准农田,实现农业年收益增加1.69亿元。”

 

与此同时,项目实施后将新增耕地2.64万亩,新增粮食产能5.58万吨,新增和改善农田灌溉面积29.03万亩。配套实施农田水利、田间道路等工程,补齐了农田基础设施短板,增强了农田防灾抗灾除涝能力,对提高区域农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唐明辉最后对记者说,项目实施区后,预计修复林草地12.67万亩,复垦土地1.0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29.82万亩。“加强农田生态防护和建设,优化了农田生态系统,减少了项目区水土流失,有利于构筑长江、珠江上流生态屏障建设。”

缪超

推荐文章  
· 昆明:嵩明县书法协会走进学校乡村厂矿
· 国务院安委办第三督导组赴滇开展安全生产工
· 云南省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 昆明市委主要领导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 腾冲市推动安全生产大检查长效机制
· 晋宁区安委办部署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
· 云南省安监局讲党课
· 文山市一医院手术中停止治疗被停业整顿
热门点击  
· 数字经济·物联网财富盛典暨佳联大数据千人
· 云南晋宁独特的传统风味石将军卤腐深受人们
· 走进云滇观古堂_讲述罕见瓷烟筒背后的故事
· 中国冰岛茶业集团美股上市分享会在云南普洱
· 合作共赢共创辉煌   云南佳联大数据集团合伙
· 2024数字经济一物联网-A1财富盛典暨佳联易生
· 贵州习酒·云南醉临风酒业有限公司 2024 中
· 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专家到会泽县危险化学品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媒体合作 | 电子邮箱 | 联系我们
广告热线:0871-63151829 订报及投诉:0871-63151956 内容纠错:0871-63151829 管理员信箱:ynfzbj@163.com
本报常年法律顾问 云南法闻律师事务所 电话:15808896978 联系地址:云南省昆明市高新区二环西路398号高新科技信息中心主楼
云南法制经济网制作、维护 CopyRight 2024 鸿昌传媒版权所有 滇ICP备13002880号-1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