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4周年的纪念日。一群深怀军人情节的老兵及部分家属相聚在贵州省兴义市,用一种特殊的形式,纪念“八一”建军节,回忆他们戍边卫国的军旅生涯,唱响了一曲曲难忘的军人之歌……
聚会者在兴义市的合影
这群老兵,都曾经是昆明军区步兵九团,后来又改编为云南省军区独立11团,边防10团的老战友,都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人民军队!如今的他们,虽然已经两鬓斑白,离开部队多年。但是,他们骨子里的军人本色仍在闪闪发光!他们中最年长的老政委周金来,今年已经整整90周岁,这位1948年在解放战争中参军入伍的河南籍战士,从军已满73周年,他见证了我们边防九团的发展历史,边防九团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军39师117团的一部分,鉴于当时云南边防的严峻形势,奉中央军委的命令,于1952年5月,由117团和公安一团各一部组建为边防九团,担负孟连、澜沧、西盟三个县303公里的边防守卫任务。边防九团在边三县的17年,前后对敌作战26次,歼灭蒋残匪534人,其中毙伤、俘敌332人,争取投诚起义202人。1969年,边防九团奉命调防至云南怒江州,驻守在泸水、碧江、福贡、贡山4个县的千里边防线上。后来,又奉调到文山州富宁县,参加过1979年的对越自卫还击作战。
参加这次聚会的共有74人,大部分老兵都把自己相濡以沫的老伴带来了,参加者多数是1961年至1969年参军入伍的,最年轻的都是近70岁的老人,平均年龄超过了75岁,虽然大家的经历各不相同,当兵的时间有长有短,有的提干后,在部队战斗了十几年,几十年;也有的当了几年兵之后,就退伍,转业到了地方,但是在边防九团当过兵却是大家最珍贵的共同经历和人生财富,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也不会后悔!无论是留在部队,还是到了地方,这些老兵都继承和发扬了部队的光荣传统和作风,都在保卫祖国和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三天的庆祝活动中,大家敞开心扉,深情回顾了在部队锻炼成长的各种经历,叙谈了永生难忘的战友情谊,一桩桩、一件件被时光尘封的精彩记忆,把大家带回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参加此次聚会的战友中,有一部分是当年曾经在宣传队演出过各种文艺节目的老兵,他们成了最为活跃的人,1961年入伍提干的余忠诚、杨廷昌,当年曾经带过宣传队,1965年从玉溪入伍的老兵杨永寿、吕德寿及68年、69年入伍的杨长生、任忠文、陈元佑、李厚坤等人,在开会时、路途中,为大家演唱了当年的军歌和革命样板戏选段,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
我们是边防部队,以边疆为家,以艰苦为荣是我们叫得最响的政治口号,更是我们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尤其是调防到怒江大峡谷后,工作、生活的环境更为艰苦,全军有名的“独龙江一连”和“风雪丫口排”都在我们的辖区之内,吕德寿高唱的:“我为伟大祖国站岗”的歌声,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手握一杆钢枪,身披万道霞光,我守卫在边防线上,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一颗红心,时时刻刻向着北京,站在边防线,如同站在天安门广场。光辉的太阳照边疆,毛主席就在我身旁,做一个毛主席的革命战士,无限幸福无尚荣光……”这是我们当年最爱唱、最引以为自豪的、专门歌唱我们边防战士的好歌,每当唱起,或者听到这熟悉的旋律,我们仍然激动不已……
大家在兴义,还共同参观、游览了著名的万峰湖、万峰山以及马岭河大峡谷!
最令这群老兵自豪和欣慰的是,我们虽然已经过了古稀之年,但是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亲爱的祖国经历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我们刚刚庆祝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我们之中的20多位老兵,还被授予了“光荣在党50年”的纪念章,大家都把它带来挂在胸前留影纪念,就是要表明我们永远跟党走的坚强决心!党的政策这么好,还专门成立了“退役军人事务部”,对我们这群“共和国的革命军人”关爱有加,我们一定要听党的话、跟党走,永葆革命军人的本色!为军旗、党徽增光添彩!
云南警官学院退休干部 王世滇
编辑 薛晓莹 校审 邵艳彬
主编 钱丙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