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中源协和(云南)细胞资源库技术部工作人员再一次赶到了广西柳州某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病区内,为一位6岁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小婷(化名)送来救命的“脐带血”。
病情回顾
在小婷几个月大时,爸妈发现她脸色苍白,到医院检查后被诊断患有重型β-地中海贫血。为了控制病情,小婷不得不开始每月一次的输血治疗,同时,小婷爸妈也奔走在广西的各大医院,想尽各种办法。后来,小婷的父母通过医生得知造血干细胞的移植是治疗小婷疾病的最佳方案,可以利用同胞间的脐带血来治疗该疾病。于是,就决定再孕育一个孩子,储存下脐带血以备不时之需。
2019年9月17日,带着“救姐姐”使命的弟弟出生了,医院医生马上采集好脐带血,并送往中源协和(云南)细胞资源库,进行干细胞的检测、制备等流程。2021年7月,弟弟的脐带血与小婷进行了HLA配型,结果全相合,完全达到移植标准。
脐带血点燃生命的希望
8月12日,接到医院紧急通知后我库工作人员积极配合,为确保“生命种子”顺利出库启动了加急程序,与当天晚上赶到了柳州。
8月13日上午,在医院与我细胞资源库的配合下,弟弟的脐带血顺利的移植到了姐姐的体内,开始在姐姐的体内“生根发芽”,发挥自己的“洪荒之力”,为姐姐赶走病魔。 这份承载着生命意义的脐带血顺利输注到小婷体内,整个手术过程很顺利。主治医生介绍,小婷后期可能会需要配合一些恢复治疗,医院工作人员也会密切监测小婷的康复情况。
这是中源协和云南细胞资源库第23例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出库。在救治患者的道路上中原协和云南细胞资源库时刻准备着。
衔接
脐带血
新生儿脐带被结扎后存留在脐带和胎盘中的血液,这些血液中含有大量的造血干细胞。与骨髓干细胞和外周血干细胞相比,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的免疫原性低,再生能力和速度是前者的10-20倍,已经越来越广泛用于临床治疗。世界脐带血库联盟数据表明,脐带血已成为造血干细胞临床移植术的新选择。
不仅救自己,更能救家人
无关供体间配型相合的几率仅为15-20万分之一。自体脐带血储存,对同族亲属来讲,有1/4-1/2配型相合几率,而且自存自用的脐带血是不需要配型的,并且没有免疫排斥反应。正是由于小婷的母亲将弟弟的脐带血存下,才得以挽救小婷的生命。
通讯员 许晓锐
昆明市卫健委
编辑朱瑛校审邵艳彬
主编钱丙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