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地处“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是云南省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前沿,同时也是少数民族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州、重要工业基地、旅游度假理想之地。成为“世界一流‘三张牌’示范区、沿边开放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是云南省委、省政府召开红河现场办公为红河指明的发展定位和目标。
围绕该发展定位和目标,红河州各县市充分利用自身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找方向、谋出路、布新局,为红河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为红河打造“三个示范区”绘就最美底色。
据近期红河州举办的“起飞质变——怎么看怎么办”系列新闻发布会消息,锚定“三个示范区”发展定位,红河州正从“将起未起”迈向“起飞质变”。今年上半年,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99.71亿元,同比增长14.3%。
以绿色为发展底色 建设世界一流“三张牌”示范区
云南省委、省政府红河现场办公会明确指出,红河州是农业大州、重要工业基地、旅游度假的理想之地,在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上,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实力走在全省前列。
在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方面,红河县委书记陈勇宏表示,红河县将依托县域光热资源充足的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十四五”期间,红河在现有建成装机容量7万千瓦太阳能发电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打造装机容量50万千瓦以上红河谷清洁能源绿色产业发展基地。
“定思路、建基地、抓主导、育主体、树品牌”是绿春县打好“绿色食品牌”的五个环节。在绿春专场发布会上,绿春县委副书记吴伟弘为绿春如何打好“绿色食品牌”作出规划,将着力打造“绿春茶”“绿春梯田红米”“绿春胡椒”等区域公用品牌,力争“绿春玛玉茶”等品牌入选云南“10大名品”。同时,全面提质提效生态农业,建设绿春“三大基地”,加大外引内培力度。
在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方面,开远市委书记孔劲松介绍,未来,开远将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以产业、城市、人口融合发展为方向,提升城市品质,建设精品城镇,着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生态开远,积极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市)及“两山”实践基地。
以开放为发展动力 打造沿边开放示范区
红河州既处滇中又是沿边,是连接东南亚的大通道,是“一带一路”建设与“两廊一圈”的重要节点,具有明显的抵边优势、区位优势、开放优势。
“当前,以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为引领、红河综合保税区和国家级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重点、昆河经济发展带为纽带的开放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红河州开放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陈小明表示,红河州在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中的前沿地位日益凸显,开放发展前景无限。
红河州河口县与越南老街省山水相邻、隔河相望,具有独特区位优势。河口县委副书记王孝刚表示,河口将立足“沿边”“跨境”特点,找准融入国内国际“大循环、双循环”切入点和发力点,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两廊一圈”等发展,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机遇,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全力破题“区县”高质量沿边开放发展。
下一步,河口将围绕抢抓“起飞质变”机遇、筑牢“起飞质变”支撑、寻求“起飞质变”突破三个阶段的工作,破题沿边开放高质量发展桎梏,汇聚沿边开放高质量发展动能,构建内联外通大格局,交出沿边开放高质量发展答卷。
与越南2省5县接壤,拥有金水河国家级一类口岸,区位优势同样明显的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将立足“沿边”和“跨境”区位优势,统筹“沿边开放”和“县域经济发展”,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沿边开放新支点。
金平县委副书记王文华介绍,下一步,金平县将继续推进联通口岸的金金高速公路建设,加强与越方对接开工口岸新区跨越大桥建设,尽快形成一口岸多通道;搭建平台,加快金水河口岸升级为国际口岸,着力推进金水河边境经济合作区、金水河边贸产业园两个平台建设,推进跨境贸易、落地加工,并深化拓展金水河口岸边民互市贸易创新改革经验,争当全国跨境电商、跨境结算和边民互市改革的示范。
以民生为建设方向 构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红河州世居汉、哈尼、彝、苗、傣、壮、瑶、回、拉祜、布依、布朗等11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1.51%。今年5月,云南省委、省政府召开红河现场办公会,要求红河州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以发展促团结,以团结促发展,持续提高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巩固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发展良好局面,力争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一面旗帜”。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屏边苗族自治县将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准确把握新时代民族工作面临的新机遇,巩固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县成果,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新示范。”屏边县委书记宋文辉介绍,屏边将力争到2025年新创建国家级示范单位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各1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5个以上、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50个,全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巩固率达90%以上。
泸西县将以推动乡村振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民生福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四个方面发力,泸西县委书记夏明表示,在具体工作中抓好村庄规划建设,持续推进“党总支+合作社联农户连龙头企业”全覆盖模式,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和乡村振兴“一十百”工程等工作,争创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持续提升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构建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局面。
刘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