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时事 云岭安全 文化教育 森林云南 关注民生 医疗卫生 名家书画鉴赏 企业形象 饮食文化 诗歌散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云南法制报经济聚焦_云南法制经济网 >> 文章中心 >> 新闻时事 >> 正文
云南保山多举措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作者:林碧锋  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21/9/8 20:40:15  点击次数:1678

今年以来,云南省保山市坚持在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上下功夫,通过强化基层组织保障、激活“两新”组织发展新动能、推动兴边富民“智囊团”助力强边固防、实施“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等举措,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强化基层组织保障 建强基层队伍

 

据保山市委组织部介绍,今年以来,保山市坚持在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上下功夫,着力强化基层组织保障,建强基层队伍,夯实基层治理基础,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保山着力强化街道“轴心”作用,赋予街道党工委规划参与权、综合执法调度权、派驻机构人员管理考核权等。制定社区服务事项清单,实行街道统一对社区工作进行综合考核评比。持续巩固全市6933个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成果,创建市级基层党建示范点61个。

 

同时,保山以2021年村(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积极稳妥推进全市952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民委员会主任97.9%的“一肩挑”。全覆盖配齐952名村级党建助理员。严格落实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县级全覆盖备案管理制度。

 

保山通过构建党建引领下的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组织协调运行机制,推行“五会两约”制度。加强“全科网格”建设,将市域内中心城区党建、创文、治理等网格有机融合。深入开展“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工作,全市累计开展服务活动4387场次。

 

“红色引领”激活“两新”组织发展新动能

 

今年以来,保山市坚持以“抓好党建促发展”为主题,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纳入全市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与党建工作重点任务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动,明确“两新”党建工作具体任务,构建完善工作责任“链条”。

 

保山以市、县“两新”工委书记、副书记等为主要师资力量,以市委党校、杨善洲干部学院等为主阵地,建立拥有师资力量200余人的教育培训师资库,建成保山市教育培训阵地集群,抓实“两新”组织教育培训,今年以来共举办党员培训119期。

 

保山采取单独组建、区域联建、行业统建等方式,年内新建“两新”组织党组织22个、优化调整13个,进一步健全党的组织体系。采取“两新”组织党员负责人担任、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等方式,进一步配强党建工作力量,扎实开展党支部规范化建设。

 

此外,保山按照“突破园区、做优城区、夯实乡村”的思路,创新探索实施市县“两新”工委书记、副书记、委员和乡镇领导班子一对一挂包“两新”组织机制,实施项目化管理,建立“书记‘领航’项目”290个。

 

兴边富民“智囊团”助力强边固防

 

今年以来,云南保山市组织实施“高层次人才走边疆·助力强边固防”行动,整合高层次人才“智慧资源”,为强边固防、兴边富民集智聚力。

 

据介绍,保山结合所辖腾冲市、龙陵县2个边境县(市)工作实际,建立“高层次人才+人才办+边境村”的服务机制,保山依托专家工作站、峰会论坛等柔性引才机制强化引才“磁吸效应”,引入一批高校专家担任特聘技术顾问,举办相关论坛,聚集600多名专家人才,为边疆地区产业发展建立“专家智库”。

 

保山紧紧围绕4个边境乡(镇)32个边境村发展短板和实际需求,开列帮扶指导“需求清单”,服务团队发挥自身优势“接单服务”,高层次人才及其服务团队依据自身优势列出“资源清单”,通过匹配两个清单,形成边境村“点单”、专家人才“接单”的服务模式。

 

保山有机衔接云南省“万名专家兴万村”行动,推动“专家智库”持续增量扩容,不断加大选派产业技术、医疗卫生、教育教学、文化艺术等领域人才参与定向服务力度,进一步扩大专项行动覆盖面。

 

人才联系服务乡村“零距离”

 

今年以来,保山市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求,组织实施“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引领各行业领域人才积极投身基层、扎根一线、服务乡村。

 

保山着力推动“百名专家联百村·引领乡村振兴”行动与“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衔接并轨。围绕保山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示范区、兴边富民示范区、国际文化旅游胜地”的发展定位,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转化一批产业科技成果、打造一批生态示范乡村、培树一批乡村文化品牌、培养一批乡村治理人才、培育一批村集体经济项目,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

 

保山划分出特色产业发展、乡村规划、乡村旅游开发等10项服务类别,建立起人才联系服务基层“需求清单”“资源清单”台账。以定点驻村和柔性联系服务两种方式,刚柔并济组织1000余名人才与全市875个村(社区)结成联系服务“对子”,促进人才资源供给与乡村发展需求精准对接。

 

保山还聚焦人才服务乡村发展,结合各行政村实际,统筹资源,鼓励各行政村结合自身实际,探索人才联系服务基层的新方法、新措施。从2021年起,在全市打造100个“人才联系服务示范点”。

林碧锋

推荐文章  
· 昆明:嵩明县书法协会走进学校乡村厂矿
· 国务院安委办第三督导组赴滇开展安全生产工
· 云南省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 昆明市委主要领导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 腾冲市推动安全生产大检查长效机制
· 晋宁区安委办部署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
· 云南省安监局讲党课
· 文山市一医院手术中停止治疗被停业整顿
热门点击  
· 数字经济·物联网财富盛典暨佳联大数据千人
· 云南晋宁独特的传统风味石将军卤腐深受人们
· 走进云滇观古堂_讲述罕见瓷烟筒背后的故事
· 中国冰岛茶业集团美股上市分享会在云南普洱
· 合作共赢共创辉煌   云南佳联大数据集团合伙
· 2024数字经济一物联网-A1财富盛典暨佳联易生
· 贵州习酒·云南醉临风酒业有限公司 2024 中
· 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专家到会泽县危险化学品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媒体合作 | 电子邮箱 | 联系我们
广告热线:0871-63151829 订报及投诉:0871-63151956 内容纠错:0871-63151829 管理员信箱:ynfzbj@163.com
本报常年法律顾问 云南法闻律师事务所 电话:15808896978 联系地址:云南省昆明市高新区二环西路398号高新科技信息中心主楼
云南法制经济网制作、维护 CopyRight 2024 鸿昌传媒版权所有 滇ICP备13002880号-1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