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时事 云岭安全 文化教育 森林云南 关注民生 医疗卫生 名家书画鉴赏 企业形象 饮食文化 诗歌散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云南法制报经济聚焦_云南法制经济网 >> 文章中心 >> 新闻时事 >> 正文
心系困难群众 书写脱贫华章——陆良县政协帮扶雨补脱贫攻坚记
作者:徐绍平  …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21/9/26 20:18:25  点击次数:2404

 

 

雨补村委会地处陆良县芳华镇西北部高寒山区,辖红石岩村、油鱼村、雨补村、楼房村、吉龙村、普山村、五家村7个自然村,共有农户6952336人。境内耕地不足1万亩,人均4亩左右,而林地面积很多,自然生态环境优良。

 

在举国上下携手战贫的时代大考中,县政协自2015年就结合芳华镇雨补村村情,制定了挂包帮雨补村的脱贫攻坚行动方案,先后派驻多名驻村扶贫干部深入到该村挂包帮扶。5年来,先后抽调4批次8名干部组成工作队进驻雨补村,200多名政协委员形成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每人肩上都多了一副沉甸甸的担子。

 

2018年,是全国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的开局之年,战鼓擂响,鼓角相闻。县政协通过党组会、常委会、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等形式,不断提高机关领导干部和广大政协委员的政治站位,教育引导全体委员要秉持为民情怀,努力践行履职为民、为民履职的神圣使命,把脱贫攻坚作为协商议政的重点,把深入基层一线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阵地,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信心和决心投身到这场挥别千年贫困的战役中。

 

驻村帮扶是一份责任,也是一份感情。驻村工作队潘自德、杨云、马文斌和满自良自驻村以来,每天行走在崎岖山路间,深入到贫困群众家中,亲眼目睹山区群众生产生活的不易,自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我工作了30年,也在过乡镇,但从来没有这么近距离地跟群众打交道,自从来到雨补,才读懂驻村的意义和使命,也才明白没有深入到群众中去,是做不好帮扶工作的。”

 

驻村工作队从入户走访开始,就亲切地称雨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孙冲甲为“老孙”。老孙家里就爷俩个,儿子孙世岩2018年时才23岁,又常年在外务工,平时就老孙一人“独守空房”。这座只有50平米的“空房”是老式的土基房,屋外杂草丛生,屋里又矮又黑,连窗户都没有,只有开门才能透进点光亮,但他家的大门几乎是常年紧闭。

 

为此,驻村工作队队长潘自德及时将老孙等雨补建档立卡户危房改造的情况及时上报给县政协党组和芳华镇党委,并争取时间及早帮老孙等特困户修建房屋。在工作队的用心帮扶下,老孙日渐走出困境,越来越爱与人交流了,随时把家里收拾得整整洁洁。看着老孙家慢慢好起来,潘自德如释重负,每次经过他家门口,有事没事都要进去看看他,跟他唠唠嗑。

 

建档立卡贫困户刘国才一家4人居住在一间仅有30平米类似烤房的老房子里,屋子和老孙家一样,一间通到底,连做饭的灶台都没有,只有一个简单的火塘和三脚架。他家的住房经鉴定,已属于D级危房。原来,刘国才的双手受了重伤,不能干重活,导致家里没有经济来源,眼下孩子已读初中,连个房间都没有。眼下最迫切的就是改善居住条件。

 

工作队根据刘国才家的实际情况,为他制定了脱贫计划,引导他外出务工。2018年,他随乡亲到广东务工,经过两年的打工积累,凑够了回乡建房的资本。驻村工作队和村委会为他协调土地、建房的补助资金、小额贷款,以及建房所需的砂石等,20204月,刘国才一家圆了“安居梦”,搬进新家后的他又急忙赶到广东务工。刘国才的媳妇计翠萍对工作队的感激更是溢于言表,“要不是你们的帮扶,他还不敢走出去,我家也不知哪哈能盖起新房子,挪出住这个穷窝子。现在,我们住进了新房子,他在外面也安心,有奔头,赚钱的干劲就更足了,我在家里苦点累点也乐意。”

 

在雨补,像岳学平、孙冲甲、刘国才这样的特困家庭有52户。他们大多因病、因残因残丧失劳动能力以及丧偶、文化水平低致贫返贫。雨补村建档立卡户中,住房年久失修,大多已成危房也是制约特困群众脱贫的最大痛点。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住进新房子,赚到大票子,过上好日子”。

 

“感谢国家感谢党,让我这辈子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     47岁的岳学平是雨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自从有了精准扶贫的好政策,干部驻村帮扶指导,他家的危房得以改造,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还发展起生猪养殖业。“现在,我家的经济条件慢慢变好,今年想苦点钱把这房子好好装修起来,让城里的亲戚来到我们乡下舍不得走,想住几天都可以。”岳学平开心地说,他对今年要做的大事早有谋划。

 

党委有号召,委员有行动。自2015年起,陆良县政协就与芳华镇雨补村结成帮扶对象,他们充分发挥联系广泛、协调各方的职能优势,把助推脱贫攻坚作为履职重点,以决战决胜状态,全身心投入到雨补村委会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中。不但抽调干部驻村开展精准脱贫工作,机关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全体政协委员为雨补群众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阔步走上乡村振兴之路贡献政协的智慧和力量。

 

5年来,驻村工作队、机关干部和政协委员到该村累计开展40多轮次走访贫困户活动,全程参与指导雨补7个村民小组对贫困户的精准识别,动态管理中不断完善细化建档立卡资料和精准扶贫信息,对照致贫原因,制定帮扶计划,做到一村不漏,一户不落,一户一策。在广泛宣传党的扶贫政策时,他们重点从“扶志”入手,积极引导贫困群众从思想上转变落后观念,摆脱意识贫困和思路贫困,克服“等靠要”思想。同时,积极争取协调各种项目资金,整合小额扶贫信贷、危房改造、产业扶持、转移就业、医疗救助等惠民补助,形成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智出智、有技出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合力攻坚、助力脱贫的政协温度。

 

5年来,县政协协调帮扶资金和物资60余万元。其中,10余万元工作经费支持村委会开展精准脱贫工作;企业捐赠水泥660吨给村委会建盖村级活动场所和村庄道路硬化,并安装路灯亮化村庄道路;捐赠学校100余套课桌及会议桌;为贫困户添置电饭煲、棉被、毛毯等生活必需品用品。争取和整合上千万元的项目资金,硬化了雨补村11公里通村路、串户路;拆除危房,新建村级活动场所和自然村的公厕、垃圾池、路灯,完善安全网络、电视信号,电网村村通达,群众都能吃上干净的自来水;新建学校教学大楼、卫生院,大大改善了山区群众的就学、就医条件……

 

经过五年的不懈奋战,雨补村从过去的山路十八弯,到处坑坑洼洼,到现在水泥路面联通家家户户;过去内涝外洪,现在水利设施日趋完善;从过去环境脏乱差,现在拆围让路、拆违透绿、拆危新建,村庄焕然一新;从过去村集体经济一无所有,现在扶贫产业初显成效,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农网改造了、河堤修整了,水质变清了……一件件实事,一份份爱心,只为让群众生活得更美好!

 

2017年雨补村实现了贫困村摘帽;2018年,继续巩固脱贫成果,做到贫困户“应纳尽纳、应退尽退、应扶尽扶”;2020年,全村剩余贫困户全部稳定脱贫,顺利通过中央和省市脱贫攻坚各项考核验收,雨补人民步履坚定地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

 

五年扶贫路,一生扶贫情。在寒来暑往中,在层峦耸翠中,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宣传、指导、引导、枢纽的作用,一茬接着一茬干,以四两拨千斤之力,点燃雨补群众摆脱贫困、自力更生的希望之火,点燃偏远山村的文明进步和乡村振兴之火,交出雨补村委会从脱贫摘帽到巩固脱贫成果的“政协答卷”,为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展望未来,陆良政协人坚定信念,满怀豪情,以“脱贫攻坚”精神,自觉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履职使命,继续用双脚丈量民情、用真心换取真情,用实干践行初心,助力乡村振兴,在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中,展现政协担当,续写政协篇章。

文图:徐绍平  李志瑶

编辑杨文翠 校对邵艳彬 审核吴仕平 主编钱丙申

推荐文章  
· 昆明:嵩明县书法协会走进学校乡村厂矿
· 国务院安委办第三督导组赴滇开展安全生产工
· 云南省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 昆明市委主要领导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 腾冲市推动安全生产大检查长效机制
· 晋宁区安委办部署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
· 云南省安监局讲党课
· 文山市一医院手术中停止治疗被停业整顿
热门点击  
· 数字经济·物联网财富盛典暨佳联大数据千人
· 云南晋宁独特的传统风味石将军卤腐深受人们
· 走进云滇观古堂_讲述罕见瓷烟筒背后的故事
· 中国冰岛茶业集团美股上市分享会在云南普洱
· 合作共赢共创辉煌   云南佳联大数据集团合伙
· 2024数字经济一物联网-A1财富盛典暨佳联易生
· 贵州习酒·云南醉临风酒业有限公司 2024 中
· 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专家到会泽县危险化学品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媒体合作 | 电子邮箱 | 联系我们
广告热线:0871-63151829 订报及投诉:0871-63151956 内容纠错:0871-63151829 管理员信箱:ynfzbj@163.com
本报常年法律顾问 云南法闻律师事务所 电话:15808896978 联系地址:云南省昆明市高新区二环西路398号高新科技信息中心主楼
云南法制经济网制作、维护 CopyRight 2024 鸿昌传媒版权所有 滇ICP备13002880号-1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