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文化共享空间是美好生活的载体,也是美好心灵可以依托的精神家园。12月14日,由中央、省、市级媒体组成的昆明市文化创意产业采访团走进盘龙区,该区通过整合非遗体验课以及相关优质文旅企业创新产品,引入公共文化共享空间,建设图书馆分馆,活化空间、赋能空间,让老百姓能近距离地触摸历史,体验文化艺术魅力,打通公共文化的“最美一公里”。
据悉,近年来,盘龙区先后打造“红潮文化社区·闻一多历史陈列馆公共文化共享空间”、闻一多朱自清旧居、晋氏宅院,并联合云南省文化馆打造云南首批“城市文化空间”暨云南省文化馆美育社会分馆等9个公共文化共享空间。
闻一多历史陈列馆文创突出西南联大
闻一多历史陈列馆由历史长廊、文创产品区、图书阅读服务区、非遗体验区和休闲区构成。 “历史长廊”呈一条弧形,长廊上介绍西南联大时期历史事件。
文创产品结合了当地历史,有印着西南联大时期著名人物的手机壳、马克杯,有闻一多、朱自清等的人物塑像,还有各式各样的瓦猫、陶瓷器。
图书区设有约4米高的环状“书墙”,制造最舒适的阅读光线。书架下是三级长长的台阶,你可背靠“书山”感受浓浓学习氛围。
同时,空间整合辖区非遗资源开展非遗体验课,让老百姓能直接的参与非遗体验,成为盘龙区推广非遗传承文化的平台,让辖区居民切身融入体验非遗,从而感受到非遗的无穷魅力。
闻一多朱自清旧居还原“家•国”情怀
闻一多朱自清旧居是闻一多、朱自清在抗日战争期间曾租住过的民宅,系典型“一颗印”建筑,展现闻一多、朱自清先生以及其他学者在那个特殊年代的生活与奋斗,真实还原动荡时局中的“家•国”情怀。
庭院剧在晋式宅院演出
晋式宅院代表了老昆明的地区建筑特色。庭院京韵实验剧《闻一多》庭院剧在晋式宅院内进行常态化惠民演出,巧妙地运用庭院演出方式,以将观众融入沉浸式体验中,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鲜活的历史。
晋式宅院内还有“龙头记忆——龙泉镇旧时光照片展”,展出照片大多拍摄于1938-1940年,再现了当时龙泉周边的老宅院旧祠堂、宗教信仰、婚丧嫁娶、工艺小吃、生产劳作、乡风民俗等。
盐隆祠推出庭院滇韵实验剧《钱南园》
盐隆祠建于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各建筑构件雕刻精美细致,庭院滇韵实验剧《钱南园》在盐隆祠内进行常态化惠民演出,源自滇剧《瘦马御史》,以“庭院滇韵实验剧”的全新艺术形式,给观众以沉浸式的戏剧体验。
该剧生动演绎了清乾隆年间,六品监察御史钱南园不畏权势,坚持封存府库,彻底清查山东贪污大案,最终扫清贪案、匡扶正义的故事,塑造了钱南园“滇云风骨、滇中完人”的人物艺术形象。
云南首批“城市文化空间”暨云南省文化馆美育社会分馆挂牌
2021年7月,云南首批“城市文化空间”暨云南省文化馆美育社会分馆正式挂牌盘龙区。“城市文化空间”,以“新业态、新空间、新体验”的模式,为民众提供更加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满足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相继建成北辰名品店、茨坝书城、俊发城中学U品悦读栈、新华图书城、新华书店新迎新城店、昆明湖U品悦读栈设六家分馆,同时作为云南省文化馆美育社会分馆向公众全面开放,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塑造公共文化创新品牌。
赵岗 实习生 朱啟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