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全省搬迁安置干部业务培训亮点纷呈
金色九月秋意起,普天同庆万物收!在这秋收时节,于9月11日至9月15日,云南全省搬迁安置系统2023年下半年干部队伍能力素质提升培训在文山州开班。全省16个州(市)及重点县(市、区)搬迁安置管理机构主要领导及业务骨干,云南省搬迁安置办公室相关领导、有关处室负责人共计95余人参加培训。经过为期5天的业务培训,各参训学员收获颇丰,受益匪浅。
内容充实 开阔视野
此次培训,共聆听了云南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胡庆忠副所长、重庆市移民工作局扶持处傅孝五处长、河海大学张晓晨教授、水规总院郭万侦副总工和卞炳乾专家以及麻栗坡县常务副校长张登国等6位专家教授讲授的《“3815”战略发展目标》《移民后期扶持规划与实施》《乡村振兴背景下云南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新思路》《搬迁安置规程规范》《移民安置补偿费用概(估)算编制》《弘扬老山精神 坚定理想信念》等内容,主要采取以课堂教学、经验交流和现场观摩等方式进行,同时以视频方式向全省各州(市)、县(市)搬迁安置管理机构转播课堂教学内容。各位专家教授渊博的学识,旁征博引的教学方法,幽默风趣的精彩讲解,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彩,简直就是一盘享用不尽的文化大餐,使参训学员在理念上完成了一次洗礼,在业务知识上得到了一次强劲的“充电”。
现场观摩 相互借鉴
在培训期间,与会人员相继到广南县那榔移民新村、丘北县茶花村、文山市花庄桃园基地等实地观摩学习移民新村建设、安置点公共设施配套、后期扶持产业转型升级、移民利益联结机制、村集体经济建设发展以及人居环境提升改善等情况。
各参训学员充分肯定了文山州移民搬迁安置和移民后期扶持在助推乡村振兴工作中所取得成绩,认为我州在移民搬迁安置和后期扶持工作中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推动有力、实施效果好。
在广南县莲城镇那榔新村、那朵村委会、那朵牧场调研时,高明顺要求,广南县要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做好项目规划,因地制宜做好移民搬迁安置及后期扶持工作;深入了解移民技能培训需求,开展“个性化”移民技能培训,积极探索高效扶持机制,推动移民搬迁安置和后期扶持工作落地落实,助推移民新村高质量发展。
在丘北县调研清水河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情况和移民新村建设情况时,高明顺要求丘北县要依托普者黑5A级景区的优势资源,对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移民村采取“一村一品、强村富民”的原则进行规划,推动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业态,以农带旅,以旅兴农,带动当地老百姓在家门口增收致富,让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让移民新村宜居宜业宜游。
据悉,像广南县那榔移民新村、丘北县茶花村只是文山州库区移民村的一个缩影。目前,文山州已累计实施完成搬迁安置26466人,生产安置23550人;核定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人口34377人,每年发放后扶直补资金2062.62万元,移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库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收获颇丰 受益匪浅
多年来,文山州始终坚持以水库移民为中心,以乡村振兴为统领,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奋力闯出水库移民搬迁安置工作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在“美丽家园.移民新村”建设项目中,文山州按照“省统筹、县落实、村主体”的思路,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将水库移民美丽家园建设与乡将水库移民搬迁安置与乡村振兴工作有机衔接,补齐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短板,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旅”的移民新村。
在后扶项目建设中,文山州积极探索和实践移民后期扶持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利益联结,着力将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由“输血式供给”转变为“造血式扶持”,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外力”带动本地产业发展,发挥“内功”作用,实现后扶产业快速发展。
在村集体经济建设发展中,文山州针对移民群众的多元需求,充分盘活村集体有效资源,“引企入村”助力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并实施多元化、点单式的移民技能培训,着力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以次,全体参训学员全身心投入,认真听讲,紧密联系工作实际深入思考,在研讨环节积极交流发言,高质量高效率完成了全部培训学习任务。大家一致认为,此次培训内容丰富、全面,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操性,对授课老师们面对新形势、把握新要求,全面提升搬迁安置队伍综合能力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通过为期5天的特色理论课与现场观摩学习后,进一步优化全省搬迁安置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不断提升参训学员理论修养、宗旨意识,在深入贯彻省委“3815”发展战略行动中,拓展思路,勇于创新,奋力推进全省搬迁安置工作突飞蝶变。
通联:李胜娇
编辑杨文翠 校对邵艳彬 审核吴仕平
主编钱丙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