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昆明市晋宁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圆满闭幕。会议回顾了过去一年,晋宁区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区委中心工作,积极履行职责,把服务改革发展大局作为首要任务,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重要使命,把推进民主法治建设作为重要举措,把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作为根本追求,坚持守正创新,关注民生,为晋宁转型高质量发展贡献了人大力量。
坚持党的领导,全面履职尽责
2024年,晋宁区人大常委会在区委的领导下,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紧紧围绕全区发展大局,依法履职尽责,展现了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担当与作为。区人大常委会始终把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作为最根本的政治原则和最重要的政治要求,确保人大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贯穿于人大依法行权履职的全过程,落实到人大工作各环节和各方面,严格执行向区委请示报告制度,更好地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画好最大“同心圆”。坚持党管干部与人大依法任免有机统一,依法行使人事任免权,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确保人事任免工作质量。一年来,向区委请示报告53次,召开常委会党组会议32次,研究年度工作要点、代表补选等“三重一大”事项50项。依法履行重大事项决定、选举和任免职责,召开区人大常委会会议8次,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44人次,补选代表11名,作出决议决定11个,推动区委重大决策部署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全区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
关注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和谐
晋宁区人大常委会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密切关注民生问题,积极为民代言。通过开展视察、调研等活动,深入了解群众需求,反映社情民意,针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推动工作,加快落实,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年来,晋宁区人大常委会围绕全区发展大事、要事,民生实事,持续开展花卉、文旅康养产业督察,牵头推进花卉重点生产区域农用设施连片升级改造银农合作,参与晋宁区中型灌区建设及现代农业综合水价改革工作,推进福安“非遗体验”主题村打造提升工作;开展两个民族乡脱贫攻坚、晋宁二中和区第二人民医院搬迁新建项目等事关民生的视察;调研四轮电动车规范性管理、上蒜镇段七村交通整治工作,关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开展化乐片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专题调研,积极做好立法服务工作,促成《昆明市石寨山大遗址保护条例》顺利立法。
2024年,围绕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开展问卷调查,开展专题询问;组织代表就加快推进农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调研,与市人大联动调研全市滇池沿岸美丽乡村建设情况,听取和审议滇池沿岸美丽乡村建设运营情况专项工作报告;紧盯晋城工业品交易中心遗留问题处理和二街省级化工园区创建工作开展调研,确保重要工作有效落实。
创新工作机制,推动问题解决
为适应当前社会转型期,基层群众的需求和问题日益复杂化、多样化的形势,晋宁区人大常委会不断丰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形式和载体,先后推出了人大代表“家访”“选民连心人”和“选民热心人”制度。通过制度的推行和落实,了解了民情、收集了民意、增进了群众信任、推动了问题落实。人大代表们深入选民家中,一对一收集民声、民需、民盼,解决了一个个民生问题,丰富了人大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拓展了“为党传声、为民代言”渠道。2024年,“家访”代表176名,“家访”“选民连心人”949人,“家访”选民2898人,开展宣传2919次,收集意见建议2435件。
8个专业代表工作站参加或组织开展调研、约见、交流学习等活动33次,参与活动人数达413人,收集民意民智200条,解决问题124件。推动“家站室”建设标准化,实现市区两级人大代表进家入站全覆盖。
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履职能力
为适应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新要求,区人大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履职能力。一年来,区人大常委会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素质,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人大干部队伍;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人大工作水平,为更好地服务代表和群众打下了坚实基础;巩固“一机关一品牌”示范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创建成果,全面提高党建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强化团队建设,积极组织开展支部、工会活动,增强职工凝聚力、向心力。加强横向联系纵向联络,形成人大工作合力,提升人大整体工作实效;讲好人大故事,增强人大意识。
岁月如歌,奋进不止。展望未来,晋宁区人大常委会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区委中心工作,依法履行职责,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在奋进中书写不平凡的篇章。
通联:戍万富、李纪元
编辑杨文翠 校对邵艳彬 审核吴仕平
主编钱丙申 |